醫療常識★陳昇口腔腫瘤急動刀 6大警訊別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陳昇口腔腫瘤急動刀 6大警訊別輕忽

歌手陳昇驚爆口腔長腫瘤,幸已手術切除,因腫瘤位置在牙齒附近,不能開口講話,醫生叮嚀必須休養半年,他因而取消兩場跨年演唱會,中斷連續26年跨年開唱紀錄。他透過經紀公司報平安,「人來瘋的我,過去可能過度透支體力而不自知,幸虧老天眷顧及早發現,身體安好無需擔心。」未透露腫瘤是良性或惡性。醫師表示,口腔腫瘤分為良性、惡性,惡性腫瘤可統稱「口腔癌」,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5,若同時有菸、檳、酒習慣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23倍。 

長期菸檳酒 都可能是致癌因素
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欒智偉醫師表示,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每年口腔癌新增病例逾6000人,2700人因口腔癌死亡。發生原因與口腔黏膜長期受刺激,致使細胞變性有關,例如吸菸、檳榔、喝酒、梅毒、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假牙摩擦等,都可能是致癌因素。

欒智偉指出,民眾若有以下情形應提高警覺,並儘速就醫檢查,必要時做病理切片檢查。
1.口腔黏膜顏色改變: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
2.潰瘍:口腔黏膜潰瘍超過兩周未癒合。
3.腫塊:口內或頸部出現不明腫塊。
4.舌頭運動與知覺: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導致咀嚼、吞嚥、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
5.顎骨與牙齒:顎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
6.黏膜知覺與開口度: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開口受限制,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

口腔癌雖號稱最短命癌症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政府針對有抽菸或嚼檳榔(含已戒)30歲以上民眾,以及18歲以上未滿30歲原住民,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癌篩檢。早期發現的個案高達8成,早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達7成以上,如果延宕病情到第3、4期,存活率就降至5成5以下。欒智偉表示,口腔癌雖然號稱最短命的癌症,但為了自身健康和家人的幸福,民眾應提高警覺,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萬人血清」檢測,曾引發中央、地方防疫不同調的爭議,雖然今年8月底揭露期中報告結果時,指揮中心也有代表出席,被外界視為三方已大和解,但相關懲處依舊免不了,衛福部今(7)日判定衛生局採血事前未經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IRB)審核,已經違規,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一向予人從容自信的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曾以為新聞工作會成為她一生職志,卻意外因外表被打槍,主播夢碎後轉行從商,反而開創出更寬闊的視野。她表示「人生在意的不是起點,而是終點,我們常覺得別人比自己站在更有優勢的起跑點,但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只要努力終會有所收穫。...

閱讀詳情 »

  今健康/郭家和 乾癬因經常復發,名列網路上「最想讓人求神問卜」的怪病排行榜。醫師表示,乾癬病友常因「無法根治」、「早治晚治都一樣」、「只有類固醇可用」等錯誤迷思,到處嘗試偏方,結果造成越至越糟的治療迷路現象,其實,患者若能在皮膚出現病灶時及早就醫,有機會達到長期穩定有效的治療效果。 &...

閱讀詳情 »

  今健康/郭家和 預防HPV感染 接種疫苗是根本之道 衛福部最新10大死因統計報告顯示,子宮頸癌名列女性癌症第八,人類乳突病毒(HPV)為誘發子宮頸癌的主因,只要發生過性行為,就有可能被感染HPV,專家提醒,發生性行為時,應使用保險套,而最根本預防之道就是接種HPV疫苗。 台灣癌症基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