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陳昇口腔腫瘤急動刀 6大警訊別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陳昇口腔腫瘤急動刀 6大警訊別輕忽

歌手陳昇驚爆口腔長腫瘤,幸已手術切除,因腫瘤位置在牙齒附近,不能開口講話,醫生叮嚀必須休養半年,他因而取消兩場跨年演唱會,中斷連續26年跨年開唱紀錄。他透過經紀公司報平安,「人來瘋的我,過去可能過度透支體力而不自知,幸虧老天眷顧及早發現,身體安好無需擔心。」未透露腫瘤是良性或惡性。醫師表示,口腔腫瘤分為良性、惡性,惡性腫瘤可統稱「口腔癌」,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5,若同時有菸、檳、酒習慣者,罹患口腔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23倍。 

長期菸檳酒 都可能是致癌因素
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欒智偉醫師表示,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每年口腔癌新增病例逾6000人,2700人因口腔癌死亡。發生原因與口腔黏膜長期受刺激,致使細胞變性有關,例如吸菸、檳榔、喝酒、梅毒、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假牙摩擦等,都可能是致癌因素。

欒智偉指出,民眾若有以下情形應提高警覺,並儘速就醫檢查,必要時做病理切片檢查。
1.口腔黏膜顏色改變: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
2.潰瘍:口腔黏膜潰瘍超過兩周未癒合。
3.腫塊:口內或頸部出現不明腫塊。
4.舌頭運動與知覺: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導致咀嚼、吞嚥、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喪失、麻木。
5.顎骨與牙齒:顎骨局部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
6.黏膜知覺與開口度: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開口受限制,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

口腔癌雖號稱最短命癌症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政府針對有抽菸或嚼檳榔(含已戒)30歲以上民眾,以及18歲以上未滿30歲原住民,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癌篩檢。早期發現的個案高達8成,早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達7成以上,如果延宕病情到第3、4期,存活率就降至5成5以下。欒智偉表示,口腔癌雖然號稱最短命的癌症,但為了自身健康和家人的幸福,民眾應提高警覺,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相關推薦

奧地利總理宣布,由於目前全國一週內平均每十萬人就新增550人確診武漢肺炎(COVID-19),為了遏止疫情持續擴散,當局將採取更嚴格的防疫禁令,非必要商店將關閉,學校改為線上授課,除了工作和採買必需品之外,民眾將禁止外出,這項包括宵禁在內的部分封鎖措施,將從當地時間17日生效,持續到12月6日。(民...

閱讀詳情 »

根據法新社的最新統計,全球已經有至少超過5343萬人感染武漢肺炎(COVID-19),並有130萬5千多人死於武漢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是美國,而死亡率最高的是比利時,每10萬人有122人死於武漢肺炎。武漢肺炎全球延燒,歐美國家單日新增確診入數也不斷攀升,美國內華達州州長西索拉克(Steve Sis...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蔓延全球,中國山東、湖北及福建等5省,過去24小時在冷凍物品的外包裝上驗出武漢肺炎病毒,特別是這些冷凍肉品都是從巴西及阿根廷進口,且運輸過程都經過山東。《澎湃新聞》報導,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14日接獲消息,鄭州市疾控中心在一批產地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