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陳時中公布「社交距離」二階段時程 最後將全禁娛樂、非必要性活動

▲指揮中心率先落實「社交距離」官員彼此相距1.5公尺,進入記者會會場一律戴口罩。(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如何管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進一步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強調先柔後剛,將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柔性勸說,建議民眾避免出席近距離接觸的社交活動、與維生無關的娛樂性質場所;第二階段強制處分,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餘非必要性活動,特別是娛樂活動,均在禁止之列。

陳時中說,為降低社區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制定「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兼顧民眾合理權益,並顧及國內防疫安全等雙重前提下,將分階段鼓勵社會大眾保持社交禮貌或強制保持社交距離。目前是第一階段,至於第二階段何時實施?他說,時間到了就會跟大家宣布。

陳時中強調,「社交距離」基本上室內保持1.5公尺、室外公1尺以上,若無法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他也以身作則,從下午開始疫情例行記者會,台上官員不再並肩而坐,彼此拉開距離1.5公尺,更要求進入記者會場的記者跟官員們一律戴口罩。

至於捷運、火車等大眾交通工具通勤時間,陳時中說,不容易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他舉高鐵為例,現在規定必須量體溫,不戴口罩也無法進站。另外,學校班級因為彼此都熟悉,接觸的是特定人,所以只要教室保持通風,並不強制戴口罩。

指揮中心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如下:

第一階段是柔性勸說,建議民眾避免出席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近距離接觸之社交活動,也應避免進入與維生無關之娛樂等性質之場所。並建議人與人之間,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若雙方正確佩戴口罩,則可豁免社交距離,但處於擁擠、密閉之場所仍應佩戴口罩。有較高機率近距離接觸,無法有效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的場所,則業主應停止營業。

第二階段是強制處分,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餘非必要性活動,特別是娛樂活動,均在禁止之列。必要性活動亦須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之社交距離。與他人間若雙方均正確佩戴口罩,仍應保持至少1公尺之距離。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209例本土個案,正式進入千例時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宣布擴大「打滿三劑疫苗」的場所禁令,包括繞境、進香團、旅行團以及健身房,4月22日起,要求符合接種年齡的參與者皆須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官大免隔離」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發言人莊人祥,昨因為出席新北市的居家照護記者會,碰到同場有2媒體記者確診,而進行7天自我健康監測,今(15)日下午照常出席主持疫情記者會,對比指揮中心對出席同場記者會的媒體記者卻全面下達禁入指揮中心的禁令,引發爭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不到指揮官陳時中預估的4月底,本土確診病例單日已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28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09例本土個案及75例境外移入(6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新北市依舊是最大重災區,新增多達328例...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報導年後的早春時節,通常白天至中午溫暖和煦,不過仍有晝夜的顯著溫差,偶有細雨綿綿、繁花盛開,美不勝收,絕對是闔家出遊的好時機,但是郊區、戶外等較多蚊蟲,因此,外出踏青或賞花時,建議應先做好下列幾項防範措施,避免蚊蟲叮擾掃興,更讓您全家常保健康無虞,遠離疾病的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