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陳時中公布「社交距離」室內外2標準! 第一件事先拿自己開刀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新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喊出要推「社交距離」罰責,他今(31)日下午進一步宣布實施的基本原則,「社交距離」新措施將適用於非特定人的公共空間,室外至少要距離1公尺、室內則要有1.5公尺。

陳時中說,上述距離是基本原則,但如果有些區域比較特別的,無法維持距離者,就一定要戴口罩,相關的實施細節今日下午指揮中心會議將進一步研議拍板,明天會宣布。

陳時中也在記者會上以自己與現場採訪記者的距離為例,強調已經符合這樣的「社交距離」原則,他跟記者之間都有1.5公尺以上,但他隨後左右環視發言台上與他比肩而坐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等人,則搖搖頭,強調明天起台上的位置也會再調整,不然就要輪流戴口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確診再爆16例!本土個案最矚目 大學男學生發病前多在學校、宿舍

防疫補償日領千元開放「照顧者」申請了! 無業3種狀況無法領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為什麼肝不好,總是在無聲無息中發生?到底三十歲過後,要怎麼樣保養自己的肝臟?用於治療B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已連續三年居台灣十大暢銷藥物的第一名。事實上,台灣是在一九八六年,開始全面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目前三十歲以上的成人,並未在全面B型肝炎疫...

閱讀詳情 »

手搖杯大行其道,街頭常見人手一杯,不過,今年以來,除了原料安全性頻頻出包,含糖量、熱量也引起討論,7月31日起,政府終於要管了…,大家飲用時,也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喔!天氣熱,就想喝點冰的,不過到連鎖超商、茶飲店購買茶飲時,對於「半糖」、「微糖」的標示,總是搞不清楚「有多甜?」;7月31日起,含糖量標示...

閱讀詳情 »

下大雨或颱風天過後,低窪地段容易淹水,在水退後應儘速整理淤積的環境,才能降低傳染疾病的風險!  1.清除水災後,首要清除環境垃圾與淤積水漬,以維持環境清潔衛生。環境整理重點包括:清除屋內淤積的水漬、戶外積水容器等,若有地下室空間,應盡快將積水抽乾,以免滋生病媒蚊。清潔前建議準備防水手套、膠鞋等工具,...

閱讀詳情 »

台灣農產品也有許多食品標章,方便消費者選購品質優良、衛生安全的優良農產品唷!  1. 優良農產品標章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是為了確保國產農產品及加工品的品質優良,衛生安全符合要求,且其包裝標示符合規定。 2. 有機農產品標章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機農產品標章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