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陳時中坦言有「黑數」 未來鬆綁對象打滿3劑疫苗優先

陳時中坦言有「黑數」 未來鬆綁對象打滿3劑疫苗優先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今(1)日的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除呼籲民眾及早接種疫苗外,也透露:「未來疫情邁向高峰時,鬆綁措施之優先適用對象,將是打滿3劑疫苗者。」另外,陳時中預估,疫情將在5月下旬達到高峰。


自主回報系統發出7千多人份 有半數回報


自主回報系統在4月30日上線,陳時中表示自主回報系統發出7千多人份,約有半數的人回報。但現在還在交接期間,要讓效能提高,除精進平台,民眾在PCR檢測後手機號碼一定要填寫正確,如填錯就需要人工調查,可能造成行政負荷。希望未來民眾做PCR檢測後,需要正確填寫手機。另外陳時中補充說明,未來將從系統內開居隔單,將人工減少到最低。但最重要的是連絡電話等資訊務必要填寫正確,自動化系統才能有效運作,否則又要回歸人工。


另外陳時中表示,因為現在是系統交接期間,確診者可能會收到2份確診資料,各為中央與地方衛生局發的。未來地方的系統會漸漸轉換至中央,現在民眾如收到2份相關資料要當事人填寫,陳時中提醒:填其中1份即可。如分不清楚,兩份都填也沒關係。同時在填寫接觸者時,陳時中發現:「近期有不少人明明並非同住者,也填進去,建議不要;請民眾列同住親友即可,除非你認為他是關係特別的親密接觸者。另外,有個狀況是當事人住透天厝,雖住在同戶、同門牌,但未共同用餐也極少有碰面,就不必填進去。在條列時盡量精簡且以正確為前提,縮短填寫時間,以增加效率。」


沈政男直呼「黑數」會增加 陳時中坦言此現象存在


醫師沈政男表示,如染疫人數大於檢驗量能,確診人數會被低估,也就是有大量沒有確診的「黑數」,甚至讓人以為疫情已經平緩,但中重症人數將會增加。陳時中坦言,隨著確診人數增加,沒被驗出的確診黑數也會增加;所以會用快篩搭配PCR找出這些人。但很多人沒有症狀,不知道自己染疫,所以沒被驗出的確診者(黑數)自然會增加。


另針對新北市侯友宜認為應推動「快篩陽等於確診」的政策,陳時中認為,匡列過多人會造成社會資源與個人的負擔,如真的上路,會有大量偽陽性的人被匡列。而這件事是在疫情走向下坡時,以及匡列規定放鬆甚至完全取消,改用其他的管制措施才會啟動。如在後續僅當作一般疾病,不當作第5類傳染病,就會走向這條路。現在要做的應是節約與有效運用PCR,先用快篩將一部分人排除掉。


口服藥量能充足 社交距離APP有908萬下載量


各品牌的口服藥中,Paxlovid目前用600多人份,莫納皮拉韋有200多人份,而Paxlovid已近來大約有37萬份,中重症者增加使用量也會增加。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補充,社交距離APP目前有908萬下載人次


勿網購快篩試劑 看到私自販售快篩者應檢舉


近來網路上廣傳私底下購買快篩的訊息,陳時中呼籲勿上網購買快篩,因為快篩屬於醫材,需要證照才能販售,建議民眾檢舉這些私賣快篩的訊息;並且善用快篩實名制購買需要的數量。指揮中心表示今日為全部人都可自由購買的周日,到1日中午,可販售45.8萬份的快篩試劑,已售出10.8萬人份。


陳時中坦言有「黑數」 未來鬆綁對象打滿3劑疫苗優先

▲今日售出約11萬人份的快篩試劑。(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把手圖解「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 1次就上手
▸全球首例H3N8!河南4歲男童確診 疾管署提升旅遊警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外科手術大突破,由臺大及萬芳醫院領軍、國家研究院儀器中心及台大資工共同合作,開發出靛青綠即時引導手術系統,可大幅提高手術的精確度與安全性。靛青綠簡稱 ICG,是注射於人體的醫用螢光染劑,肉眼不可見,目前廣泛使用在各式外科手術,用來偵測腫瘤分佈情況與血管灌流攝影,傳統顯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天〈1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藥師節」,在這特別的日子裡,到底藥師對市民的服務有那些呢?傳統的認知就是藥師只在調配藥品或簡單的諮詢服務,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藥師是患者用藥的「守護神」,為民眾的健康把關。(圖說:中間是聯醫忠孝院區高木榮院長/旁為藥劑科楊瑛碧主任) 藥師新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4歲幼童咳嗽長達三個多星期,尤其夜晚時症狀最為嚴重,近日更咳到吐,嚴重影響睡眠;開業中醫診所中西醫師高依帆指出,包括鼻涕倒流、鼻竇炎、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引發咳嗽,其中許多出現夜咳症狀患者,都屬於過敏體質,尤其當接觸到冷空氣、運動後或感冒過後咳嗽都會特別嚴重。 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明天就是大選日,這一段時間,候選人如火如荼地展開競選活動,許多民眾也因過於投入選情中,造成茶飯無心、焦躁易怒、或是睡眠困擾等狀況,就是所謂的「選舉症候群」。 選舉症候群 壓力無法因應 開業醫院心理科趙奕霽臨床心理師表示,選舉症候群的民眾可能會感受到選前焦慮、情緒過度高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