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新冠群聚,確診10例本土個案,當中3人在社區感染,共有427名員工需要隔離14天,計畫住院病患將分級轉出其他醫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面臨疫情以來最大挑戰。


陳時中表示,經評估在風險區住院病人,轉出醫院前,對口醫院必須準備好防範措施,接收到可轉訊息後,病人由救護車轉送,轉院後須住專責隔離病房,14天隔離期滿移出前都需要採檢;出院病人則必須居家隔離14天,期滿後採檢。


陳時中補充,少數因戒護等因素需要留院病患,將安排1人1室,落實分艙分流;在1月6日至19日已出(轉)院患者陪病者,將啟動健康關懷回溯機制,如果評估成高風險,將列居家隔離,期滿後安排採檢。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部桃計畫轉移(出)院病患有169位,當中有20多位已經轉院,50多位評估可以出院,不需要轉院;另外,169位病患會分為3級,曾接觸確診病患將歸類最高風險等級,需在院持續治療。


羅一鈞持續說明,次級風險病患分別是在高風險區域病房,或曾經與確診病短暫接觸病患,共有79位;非高風險類別病患,在一般病房沒有接觸確診者,共有90位,隨著病患陸續轉出,估計會降低桃園醫院的人力負荷。


陳時中直言,桃園醫院群聚發生,是疫情以來指揮中心面臨的最大挑戰,醫院內醫護人員相互會診支援,導致確診者範圍擴張,接觸者定義範圍也變大,清空計畫也跟著人數增加,並且染病人數也多,造成隔離人數也非常多。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部立桃園醫院清空風險區配套說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明明是要去淡水,搭捷運卻老是坐到相反方向?明明看到大門上貼著「推」字,自己卻硬是要用「拉」的方式開門?類似的「腦殘」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經驗,如果偶爾發生一次還可以笑笑地說「犯傻了」,但如果發生次數太頻繁,小心腦力正在鈍化喔!對此,營養師建議多攝取富含花青素的紫色食物,安心補腦少煩惱! 花青素抗氧...

閱讀詳情 »

炙熱高溫,素有「果汁之王」美譽的百香果,酸甜滋味深受不少人所喜愛。營養師指出,百香果全身是寶,從皮到果實,具有穩定神經、幫助睡眠、改善貧血、降低高血壓等功效,但腸胃及腎功能不佳者,建議不宜多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指出,百香果是台灣夏天盛產的水果之一,目前全台最大的產地是南投埔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正確中醫穴位按摩 緩解治療時副作用癌友接受治療時,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睡眠障礙、口乾、便秘等副作用;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喬韻文指出,癌友們可透過穴位按摩,緩解治療時的不適,包括與消化道有關的頰車穴、內關穴、中脘穴等,或是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百會穴、神門穴及太衝穴,都可透過按壓的...

閱讀詳情 »

每次大姨媽來就痛不欲生、腰痠背痛,且吹頭髮、梳頭後,髮絲總掉滿地?中醫師提醒,小心上述症狀,可能是氣血不暢造成血瘀體質所引起。建議辛苦的OL上班族,除了適度學會舒壓、調解情緒,避免氣滯血瘀外,不妨可試著以烏骨雞煲湯,加入當歸、田七等有補血化瘀作用的藥材,自製藥膳湯品,就是不錯的日常保養選擇! 淤則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