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新冠群聚,確診10例本土個案,當中3人在社區感染,共有427名員工需要隔離14天,計畫住院病患將分級轉出其他醫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面臨疫情以來最大挑戰。


陳時中表示,經評估在風險區住院病人,轉出醫院前,對口醫院必須準備好防範措施,接收到可轉訊息後,病人由救護車轉送,轉院後須住專責隔離病房,14天隔離期滿移出前都需要採檢;出院病人則必須居家隔離14天,期滿後採檢。


陳時中補充,少數因戒護等因素需要留院病患,將安排1人1室,落實分艙分流;在1月6日至19日已出(轉)院患者陪病者,將啟動健康關懷回溯機制,如果評估成高風險,將列居家隔離,期滿後安排採檢。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部桃計畫轉移(出)院病患有169位,當中有20多位已經轉院,50多位評估可以出院,不需要轉院;另外,169位病患會分為3級,曾接觸確診病患將歸類最高風險等級,需在院持續治療。


羅一鈞持續說明,次級風險病患分別是在高風險區域病房,或曾經與確診病短暫接觸病患,共有79位;非高風險類別病患,在一般病房沒有接觸確診者,共有90位,隨著病患陸續轉出,估計會降低桃園醫院的人力負荷。


陳時中直言,桃園醫院群聚發生,是疫情以來指揮中心面臨的最大挑戰,醫院內醫護人員相互會診支援,導致確診者範圍擴張,接觸者定義範圍也變大,清空計畫也跟著人數增加,並且染病人數也多,造成隔離人數也非常多。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部立桃園醫院清空風險區配套說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王爸爸患有高血壓,平時除了依醫囑服用降血壓藥外,飲食上特別使用低鈉的薄鹽醬油,認為既可以提味且健康無負擔。疫情緊張期間,為了提升免疫力,王爸爸更是一天三餐加宵夜喝了很多瓶雞精,連喝了好幾個月後,逐漸出現血壓高高低低、肌肉無力與心跳不規律等症狀。鈉與鉀含量多寡 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夏日最怕流汗有異味!中醫師高嘉鴻指出,狐臭多與內熱有關,若情緒急躁者、飲食口味重、多食燒烤炸辣者會讓狐臭更嚴重,而青春期多會因爲情緒壓力大加重狐臭問題,隨著年齡漸長,約莫40~50歲時狐臭會減少。醫師叮嚀,夏日保持生活規律、不要灌冰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動刀後遺症多,在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就跟許多老男人一樣,今年68歲的蔣先生也覺得、頻尿、夜尿、解尿不順等問題,心想應該只是攝護腺肥大,但就醫檢查才發現,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SPA)竟高於正常值近70倍,進一步影像檢查確診為轉移性攝護腺癌。 最新國人10大癌症死亡排行榜顯示,108年攝護腺癌位居10大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報導新冠肺炎輕症會不會變重症?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19日出席台大公衛新冠肺炎說明會表示,新冠病毒針對呼吸道展開攻擊,包含氣喘、鼻過敏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呼吸道微環境,上述疾病應好好控制,建立良好呼吸道微環境,後續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才能發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