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陳時中:要有與病毒共存準備 防疫再降級須看3項指標

陳時中:要有與病毒共存準備 防疫再降級須看3項指標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穩定,今(12)日再度未有新增本土病例,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蔣萬安總質詢時提出,現在清零仍是目標,但必須有與病毒共存準備,防疫警戒再降級需要滿足3項條件。


陳時中指出,防疫目標持續希望能清零,但必須有病毒共存準備,要建立防疫韌性,防疫強度與疲勞要取得平衡,最終要把經濟傷害降到最低,未來才有可能與病毒共存,10月底希望疫苗第1劑覆蓋率達到70%,第2劑能有30%。


陳時中強調,下個月將會有更大疫苗接種計畫,會盡量在年底前完成第2劑覆蓋率60%目標,讓感染後重症與死亡風險能明顯下降。


何時能夠再降防疫警戒陳時中說明,降級指標首先要看不明感染源病例數,而非新確診個案,未來一定持續會有舊案,一定要把感染源釐清楚。


陳時中接著說,其次是醫療應變能力,包含維持專責病房與專責醫院量能,以及高齡與風險族群疫苗注射率,再來就要看國人對防疫措施遵從度,與國際疫情變化。


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副指揮官陳宗彥面對記者提問回應,防疫警戒是否調降,會持續針對各指標評估,不明感染源個案數只是其中之一,不論1級、2級、3級都有相關規範,都會有綜合指標必須參考。


更多NOW健康報導
▸便當建議2小時內食用背後有原因 避免仙人掌桿菌中毒
▸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有些婦女因為子宮內長了肌瘤或是腺瘤,或可能是其他子宮的疾病,不得不切除子宮,雖然表面上看不出切除子宮的婦女有什麼不一樣,但是,最近有個研究表示,子宮切除之後,婦女的憂鬱和焦慮的風險可能會提升。   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醫學中心研究人員Shannon Laugh...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49歲的陳先生是知名企業負責人,生活忙碌,但自覺身體狀況不錯,直到某次打高爾夫球造成腰部受傷後,怎麼治療都沒有起色,深受其擾,而例行的健檢報告數據雖顯示身體無太大異常,卻發現「鐵蛋白指數」過高,代表身體正在發炎。   陳先生前後做了核磁共振、腸胃鏡、生化抽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民眾確診罹癌時,常不知所措、萬分驚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年前推動癌症資源中心,10年來累計服務人次超過100萬,平均每天500多人次,除了提供癌友所需的醫療輔具及康復用品(如假髮、義乳等)外,各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不定期舉辦營養照護講座、病友分享會、DIY課程及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鼓勵更多癌友勇於面對生命,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共同舉辦「活出自己‧愛在當下」2019年YUJI黃士祐音樂療癒活動,邀請第二屆抗癌鬥士黃士祐分享創作,以及癌後的心路歷程,演唱由76歲的白血病病友張玉海擔綱《畢業人生》男主角的MV及歌曲,以「阿伯出遠門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