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隔夜菜加熱真的會致癌? 聽醫師怎麼說

隔夜菜加熱真的會致癌? 聽醫師怎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癌症已登上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多年,人人聞癌色變。尤其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不斷攀升,甚至也有年紀小於30歲的個案。近年來新聞報導提到,食用「隔夜菜」會引起大腸癌,更是引起熱烈的討論,民眾也因此人心惶惶,深怕自己因為飲食不當而得病。究竟「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呢?

食物保存不當易滋生細菌

放了一個晚上的菜才是「隔夜菜」嗎?有些專家說「隔夜菜」泛指所有存放數個鐘頭的食物,食物存放就會牽涉到保存不當或食物變質的問題。比如保存食物的溫度不夠低就容易滋生細菌,涼拌或半熟的食物最好馬上吃完,否則細菌過度繁殖將引起腸胃不適、腹瀉嘔吐等。

食物保存數小時會產生亞硝酸鹽

至於食物變質方面,有學者由實驗測出,置放時間越久的食物,其中生成的亞硝酸鹽越多,包括青菜、魚、肉、蛋等,保存數小時後都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衍生物是腸胃道的致癌物之一,因此會有「隔夜菜」致癌一說。

然而,國泰綜合醫院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睿欣指出,亞硝酸鹽衍生物不只存在於「隔夜菜」裡,更常見於加工肉品及煙燻或醃漬食品,像是香腸、熱狗、培根、鹹魚、煙燻肉等等,這些食物更是建議盡量避免。

準備一餐食物分量即可

大腸癌的發生因子包括基因、飲食、環境等多種因素,例如有大腸癌家族史,以及飲食習慣西化,包括愛吃紅肉、高油脂及低蔬果纖維質等,這些都是曾被證實過的危險因子。因此,雖然不能確定「隔夜菜」是否為大腸癌的主因之一,張睿欣醫師建議均衡飲食、不偏好肉類、攝取足夠纖維質;多選擇新鮮食品,減少食用加工食品;準備食物時足夠一餐的量即可,避免食物保存不當而影響健康。

大腸癌篩檢 提早發現與治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50歲未滿75歲的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的大腸癌篩檢,張睿欣醫師建議民眾能多加利用,提早發現大腸有息肉或腫瘤,能有效降低進展到大腸癌的機率,以及提高疾病治癒的機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75歲陳先生,因喉嚨卡卡持續好幾個月至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門診就診,陳先生原本認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經內視鏡檢查並無找到魚刺,但在左側舌根有發現腫塊,王醫師建議接受切片手術,手術後病理報告結果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為口咽癌第4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7)日全台接種牛津AZ疫苗共1,395人次,總施打20,075人次,新增9件不良反應通報中,1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個案是1名20多歲男性,接種疫苗後出現瘀斑,急診就醫後恢復狀況良好。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應該是全台第1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牛津AZ新冠疫苗,總計31.62萬劑到貨,當中COVAX發配疫苗仍在封緘檢驗中,但很快就在5月過期,目前符合資格民眾多在觀望,61.3萬人中僅有2萬多人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4月底開放第4順位施打資格。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是否再擴大施打資格,仍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AZ疫苗將繼續施打!英國藥品監管機構的最新一項審查發現,截至3月底英國有79人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問題,其中導致19人死亡,甚至接連多起血栓案例,更接續引起多個歐洲國家暫止施打AZ疫苗。對此,8日下午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討論接種AZ疫苗安全性的可能事件及因應作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