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隱形殺手「肺栓塞」 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易好發

隱形殺手「肺栓塞」 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易好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

1位年約50歲的女性,近幾週因呼吸困難曾到醫院求診,但未見改善。後因呼吸急促加劇及胸悶,到成大醫院急診求醫,經緊急安排心電圖、照胸部X光及血液檢查,病人的心電圖及胸部X光雖無特殊變化,但動脈血液呈現輕度缺氧現象,經緊急電腦斷層檢查確定為肺栓塞。

急性致命的肺栓塞 嚴重恐造成猝死

成大醫院急診郭宗航醫師表示,肺栓塞是急性致命的疾病,主因是心臟通往肺部之肺動脈突然被血管內的血塊、脂肪或空氣形成的栓子所阻塞,導致肺臟組織的血液灌流不足,血中含氧量降低、肺部血壓提高的情形。其症狀輕、重,視阻塞部位及血管大小而有不同,且隨著病患本身的心肺功能缺損程度而有所差異,可能是輕微的無症狀,嚴重的則會發生心因性休克,甚至猝死都有可能。

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 易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最常見的原因,是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形成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所引發的肺栓塞。郭宗航醫師指出,這類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所引發的肺栓塞,好發族群包括:長時間操作電腦者,或搭乘飛機、汽車、火車進行長途旅行者、60歲以上的老年族群、患有靜脈曲張或心肌梗塞或心臟功能不全者、患有惡性腫瘤者,以及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或血脂異常等動脈硬化高風險者,還有孕產婦、服用口服避孕藥、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和菸癮者、先天性凝血過當或缺乏某種抗凝血因子等血液疾病患者、曾有血栓病史或下肢接受開刀手術者。

治療採抗凝血、血栓溶解 預防勝於治療

郭宗航醫師說,肺栓塞病人的血液動力學穩定與否,和短期預後有強烈相關性,治療計畫主要是依據血液動力學穩定度,大致上分成抗凝血治療和血栓溶解治療等方式。

因為肺栓塞對生命的威脅性甚高,預防其發生更顯重要。郭宗航醫師指出,肺栓塞發生的重要關鍵是早期識別危險因子和早期預防,好發族群,改變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菸、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飲食方面應多吃蔬菜水果並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平時應多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應定時活動肢體,促進血液流動。搭乘飛機、汽車或火車進行長途旅行者,建議穿著寬鬆衣褲、多喝水、進行肢體運動,以促進血液流動。

郭宗航醫師進一步指出,從事需長時間工作者,建議穿著彈性襪,每日可將雙腿高於心臟,增進靜脈血回流。患有深部靜脈曲張的民眾,為防範肺栓塞的產生,需進一步就醫檢查。曾有深層靜脈血栓栓塞史的人,最好能至心臟科定期接受檢查。下肢外傷或剛接受骨折手術患者,若有易喘、胸悶、胸痛等症狀時,需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產後身材就變形了」會這樣感覺的媽媽們,應該不少吧?會導致身材變形,說不定問題是出在骨盤上喔!這次為了要教大家學會馬上就能上手的骨盤保健法,特別潛入美骨盤メソッド「cotsumic(コツミック)」的活動現場,採訪既是『健身指導中心クオリア代々木公園經紀人兼訓練師』,又是『美骨盤メソッド コツミッ...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中國專家們總結出來的,中風發作前的一些徵兆,為家人,看一眼! 一、哈欠不斷 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二、血壓異常 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筆者 請勿翻攝) 每個人身上都有「12口井」,也許你從未聽說,甚至不敢相信,但它們確實存在,並且默默地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何謂「12口井」?它是指人體的「12井穴」,屬於龐大的經絡腧穴組織中的一員。人體經絡系統是氣血運行的通路,其中以12經為主幹,分別對應六...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近日,美國堪薩斯州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一個5個月半大的胎兒竟在媽媽的子宮內打臉將自己「KO」了,而這一幕恰好被父母用超聲波檢測儀記錄了下來,對此,這對夫婦擔心兒子可能會有腦震盪,但護士讓他們放心。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其實,在漫長的280天中,胎寶寶大部分時間都用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