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隱形殺手「肺栓塞」 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易好發

隱形殺手「肺栓塞」 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易好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

1位年約50歲的女性,近幾週因呼吸困難曾到醫院求診,但未見改善。後因呼吸急促加劇及胸悶,到成大醫院急診求醫,經緊急安排心電圖、照胸部X光及血液檢查,病人的心電圖及胸部X光雖無特殊變化,但動脈血液呈現輕度缺氧現象,經緊急電腦斷層檢查確定為肺栓塞。

急性致命的肺栓塞 嚴重恐造成猝死

成大醫院急診郭宗航醫師表示,肺栓塞是急性致命的疾病,主因是心臟通往肺部之肺動脈突然被血管內的血塊、脂肪或空氣形成的栓子所阻塞,導致肺臟組織的血液灌流不足,血中含氧量降低、肺部血壓提高的情形。其症狀輕、重,視阻塞部位及血管大小而有不同,且隨著病患本身的心肺功能缺損程度而有所差異,可能是輕微的無症狀,嚴重的則會發生心因性休克,甚至猝死都有可能。

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 易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最常見的原因,是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形成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所引發的肺栓塞。郭宗航醫師指出,這類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所引發的肺栓塞,好發族群包括:長時間操作電腦者,或搭乘飛機、汽車、火車進行長途旅行者、60歲以上的老年族群、患有靜脈曲張或心肌梗塞或心臟功能不全者、患有惡性腫瘤者,以及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或血脂異常等動脈硬化高風險者,還有孕產婦、服用口服避孕藥、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和菸癮者、先天性凝血過當或缺乏某種抗凝血因子等血液疾病患者、曾有血栓病史或下肢接受開刀手術者。

治療採抗凝血、血栓溶解 預防勝於治療

郭宗航醫師說,肺栓塞病人的血液動力學穩定與否,和短期預後有強烈相關性,治療計畫主要是依據血液動力學穩定度,大致上分成抗凝血治療和血栓溶解治療等方式。

因為肺栓塞對生命的威脅性甚高,預防其發生更顯重要。郭宗航醫師指出,肺栓塞發生的重要關鍵是早期識別危險因子和早期預防,好發族群,改變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菸、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飲食方面應多吃蔬菜水果並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平時應多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應定時活動肢體,促進血液流動。搭乘飛機、汽車或火車進行長途旅行者,建議穿著寬鬆衣褲、多喝水、進行肢體運動,以促進血液流動。

郭宗航醫師進一步指出,從事需長時間工作者,建議穿著彈性襪,每日可將雙腿高於心臟,增進靜脈血回流。患有深部靜脈曲張的民眾,為防範肺栓塞的產生,需進一步就醫檢查。曾有深層靜脈血栓栓塞史的人,最好能至心臟科定期接受檢查。下肢外傷或剛接受骨折手術患者,若有易喘、胸悶、胸痛等症狀時,需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人到了50歲,便開始肩膀怪怪的,有時候會痛、有時候卡卡的活動不順暢,嚴重一點的甚至手無法舉起,這種五十肩稱「冰凍肩」或「肩關節囊攣縮」。其真實的學名應該是「粘連性肩關節囊炎」。關節裡面因發炎、沾黏、變硬,不再順利滑動。使得手因此無法順利抬起,無法做某些動作。肩膀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任何人都希望能擁有更柔韌、靈活的身體。那麼,在達到這樣的境界後,會有什麼樣的具體變化呢? 柔韌的身體可不只是「動作如流水般順暢」而已,還可以像運動員在做撐竿跳的長棍那樣,只要稍微施加力量,彈跳的幅度就會變得更大,不論朝哪個方向彈飛都沒問題。你的身體還能吸收、承受、反彈更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將會選定1間醫院,施打台灣首批牛津AZ疫苗,希望能有帶頭作用,提高前線符合資格醫療人員施打的意願,但經評估在疫苗效期內,若第1順位民眾接種率難提升,不排除開放接續順位資格開打。 台灣首批牛津AZ疫苗,除連江縣因天候不佳無法運送外,大致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批牛津AZ新冠疫苗送達全台專責醫院,效期僅到6月15日,引起各界相當討論,除擔心效期內施打不完外,也揣測是不是他國不要的「滯銷即期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加拿大與菲律賓都曾拿到效期更短的牛津AZ疫苗。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加拿大曾拿到效期僅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