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隱形殺手高血壓 醫師教你血壓這樣量

隱形殺手高血壓 醫師教你血壓這樣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根據衛福部106年統計,高血壓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8名,全台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百萬高血壓病患中,卻有3分之1患者不自覺有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呼籲,民眾應遵守「722」的量血壓原則,每周測量7天,早上起床與晚間睡前共量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

量血壓有3種管道 24小時血壓漸受重視

王宗道解釋,量測血壓主要有3種方式,其一是門診血壓,但許多人有「白袍恐懼症」,看到醫師血壓就飆高;因此,也鼓勵民眾在家量血壓,通常會比門診準確。

然而,高血壓患者血壓容易起起伏伏,近來24小時血壓也受到重視,其是透過患者配戴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小時,數據更為精確全面,可以得知早晚血壓變化,方便醫師提供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血壓怎麼量? 掌握「722」原則

居家血壓如何測量?王宗道介紹,根據「722」量血壓原則,建議每周可以量7天,每天早上起床與晚間睡前共量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每回需隔1分鐘),但若2遍血壓值超過10毫米汞柱,就得量第3遍,並記錄數值供醫師參考。

他補充,剛開始量血壓時,應該左右兩手都要測量兩三次,通常會有一邊血壓較高,建議以血壓較高的手為主。不過,如果左右手的收縮壓差距在20mmHg以上,則可能是某側發生血管阻塞,最好請教醫師查明原因。

此外,憋尿、便秘等都可能讓血壓飆高,有些人是「血壓高」而非「高血壓」,居家測量血壓時,也要注意情緒穩定,才能測得準確數值。

血壓3個月沒控制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

王宗道指出,無論什麼年紀,正常血壓的標準都是120/80mmHg以下,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是高血壓;然而,只要血壓介於120/80-140/90mmHg之間就屬高血壓前期,若不控制好,未來發展成高血壓的風險很高。

而24小時血壓的標準不同,正常是全天平均130/80mmHg,白天則是135/85mmHg,晚上是120/70mmHg。

王宗道強調,高血壓只要超過3個月沒有控制好,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若民眾發現血壓超過標準,應尋求醫師診斷,並調整生活習慣,觀察三個月後血壓仍無法控制,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新基因檢測技術 全方位照護腸道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12月15日,凌晨2點16分,臺南醫院收治一名倒臥在路旁的病患,到院時已無心跳,插管急救後恢復心跳,轉至加護病房休養。當時,病患身上並無身分證件,僅有一張「戶籍謄本」,院方與警方循線找到其「女兒」,但女兒到院後解釋,其實父母親並無婚姻關係,母親生下她後就與父親分開,自幼...

閱讀詳情 »

你的腎還好嗎?其實我們生活有許多習慣跟行為,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久而久之將會損害腎臟健康。 生活當中十大傷腎壞習慣 1.水喝太少腎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淨化血液、排除體內毒素及廢物,而這項工具需要有足夠的水分才能順利進行,所以當飲水量不足的時候,就會導致毒素的累積,造成腎臟以及多項器官的損傷。 2.吃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在台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國內僅次於海洋性貧血,排名第二常見的遺傳疾病。病患因脊椎的前角運動神經逐漸退化,造成肌肉萎所無力,而且下肢通常比上肢嚴重,造成患者無法行走。 SMA神經退化 依嚴重程度分類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部長田英俊表示,SMA依照年齡與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為了活下去,我每天摀著鼻子把營養飲品灌進嘴巴裡!」78歲的吳蔡女士三年前診斷罹患肝癌,做了四次栓塞治療,每次術後全身疼痛,沒有食慾,東西吃進去就吐出來,體力愈來愈差。家人曾經想讓她嘗試標靶藥物,避免身體再受折磨,但因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無奈只能自費。近日聽聞健保署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