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隱形殺手高血壓 醫師教你血壓這樣量

隱形殺手高血壓 醫師教你血壓這樣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根據衛福部106年統計,高血壓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8名,全台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百萬高血壓病患中,卻有3分之1患者不自覺有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呼籲,民眾應遵守「722」的量血壓原則,每周測量7天,早上起床與晚間睡前共量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

量血壓有3種管道 24小時血壓漸受重視

王宗道解釋,量測血壓主要有3種方式,其一是門診血壓,但許多人有「白袍恐懼症」,看到醫師血壓就飆高;因此,也鼓勵民眾在家量血壓,通常會比門診準確。

然而,高血壓患者血壓容易起起伏伏,近來24小時血壓也受到重視,其是透過患者配戴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小時,數據更為精確全面,可以得知早晚血壓變化,方便醫師提供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血壓怎麼量? 掌握「722」原則

居家血壓如何測量?王宗道介紹,根據「722」量血壓原則,建議每周可以量7天,每天早上起床與晚間睡前共量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每回需隔1分鐘),但若2遍血壓值超過10毫米汞柱,就得量第3遍,並記錄數值供醫師參考。

他補充,剛開始量血壓時,應該左右兩手都要測量兩三次,通常會有一邊血壓較高,建議以血壓較高的手為主。不過,如果左右手的收縮壓差距在20mmHg以上,則可能是某側發生血管阻塞,最好請教醫師查明原因。

此外,憋尿、便秘等都可能讓血壓飆高,有些人是「血壓高」而非「高血壓」,居家測量血壓時,也要注意情緒穩定,才能測得準確數值。

血壓3個月沒控制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

王宗道指出,無論什麼年紀,正常血壓的標準都是120/80mmHg以下,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是高血壓;然而,只要血壓介於120/80-140/90mmHg之間就屬高血壓前期,若不控制好,未來發展成高血壓的風險很高。

而24小時血壓的標準不同,正常是全天平均130/80mmHg,白天則是135/85mmHg,晚上是120/70mmHg。

王宗道強調,高血壓只要超過3個月沒有控制好,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若民眾發現血壓超過標準,應尋求醫師診斷,並調整生活習慣,觀察三個月後血壓仍無法控制,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新基因檢測技術 全方位照護腸道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從最早的塑化劑、毒澱粉,到最近的黑心海帶、黑心油等食安問題,使得國人相當不安,擔心自己腎臟是否可以「撐得下去?」,紛紛到醫院求診。亞東醫院泌尿科吳維哲醫師表示,門診中常見問題,如小便有泡泡、尿色較濃、小便不順暢等,衍伸出來的蛋白尿、血尿及排尿障礙等,其中又以排尿不順最常...

閱讀詳情 »

   剛結婚的幸福人妻鄭秀文近日貼出一張令人震驚的素顏照 照片上的她看起來只有18歲,皮膚平滑嬌嫩,   現在就跟大家分享鄭秀文的保養重點: 以質取勝選對保養品是上策     忙碌的檔期是每個藝人明星必鬚麵對的事實,而對於美麗從來不妥協的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顯示,截至103年底,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人口約28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1.99%;社區調查同時發現,老年憂鬱症比率約12~20%,代表每5~8位長者,就有一名罹患老年憂鬱症。因此,臺南市南區衛生所今年特別和明亮里合作,於104年4月2日辦理社區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至2014年底,全台總人口數逾2343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超過280萬人,已占全國人口的11.99%,推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問題日趨嚴重,但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能治癒。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表示,要預防失智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