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隱形殺手高血壓 醫師教你血壓這樣量

隱形殺手高血壓 醫師教你血壓這樣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根據衛福部106年統計,高血壓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8名,全台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百萬高血壓病患中,卻有3分之1患者不自覺有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呼籲,民眾應遵守「722」的量血壓原則,每周測量7天,早上起床與晚間睡前共量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

量血壓有3種管道 24小時血壓漸受重視

王宗道解釋,量測血壓主要有3種方式,其一是門診血壓,但許多人有「白袍恐懼症」,看到醫師血壓就飆高;因此,也鼓勵民眾在家量血壓,通常會比門診準確。

然而,高血壓患者血壓容易起起伏伏,近來24小時血壓也受到重視,其是透過患者配戴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小時,數據更為精確全面,可以得知早晚血壓變化,方便醫師提供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血壓怎麼量? 掌握「722」原則

居家血壓如何測量?王宗道介紹,根據「722」量血壓原則,建議每周可以量7天,每天早上起床與晚間睡前共量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每回需隔1分鐘),但若2遍血壓值超過10毫米汞柱,就得量第3遍,並記錄數值供醫師參考。

他補充,剛開始量血壓時,應該左右兩手都要測量兩三次,通常會有一邊血壓較高,建議以血壓較高的手為主。不過,如果左右手的收縮壓差距在20mmHg以上,則可能是某側發生血管阻塞,最好請教醫師查明原因。

此外,憋尿、便秘等都可能讓血壓飆高,有些人是「血壓高」而非「高血壓」,居家測量血壓時,也要注意情緒穩定,才能測得準確數值。

血壓3個月沒控制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

王宗道指出,無論什麼年紀,正常血壓的標準都是120/80mmHg以下,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是高血壓;然而,只要血壓介於120/80-140/90mmHg之間就屬高血壓前期,若不控制好,未來發展成高血壓的風險很高。

而24小時血壓的標準不同,正常是全天平均130/80mmHg,白天則是135/85mmHg,晚上是120/70mmHg。

王宗道強調,高血壓只要超過3個月沒有控制好,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若民眾發現血壓超過標準,應尋求醫師診斷,並調整生活習慣,觀察三個月後血壓仍無法控制,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新基因檢測技術 全方位照護腸道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心慌、脾胃不好●刮大拇指 大拇指對應人體肺經,肺主納氣,如果肺不好,那麼心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大拇指對應的是心、肺器官。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手刮大拇指外側並往外拉。另外,肺不好,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動作。 便秘●刮食指 食指對應人體大腸經,對應器官是大腸、胃。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一名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常感到頭痛,就會服用非處方藥物止痛,起初都見效,但長期下來頭痛反而加劇,導致症狀一發作就立刻服藥,直到家人發現陪同就醫,被診斷為止痛藥成癮;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許多民眾習慣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但要小心雖然方便,但恐得承受一定程度的風險。 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8歲李小姐因個性要求完美,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喝水也不正常,導致罹患「大腸激躁症」。另一位病患王同學,面臨升學考試,課業壓力繁重,最近一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同樣也是罹患「大腸激躁症」。 焦慮憂鬱患者易有腸胃問題 臺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早期療育確診人數及訓練人次出現「雙降」現象,該局研判可能是家長忽略讓發育遲緩兒就醫;其實,家長可用兒童發展檢核表進行篩檢,帶嬰幼兒去預防注射時,也可以讓醫師做評估,若是發現有異常,就可及早做治療。   台北市首次出現早療人數次「雙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