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隱形矯正要有效醫師分享這三個觀念

 牙齒矯正在今日已成為牙醫相當熱門的診療項目,而新式隱形牙套更是這股矯正風潮上極有影響力的角色。光點美學牙醫診所院長許先麟醫師指出,隱形牙套因外型透明,使用上方便、不易卡食物殘渣、可自行摘取,種種好處一改所有傳統矯正的缺點,因此廣受患者愛戴,成為迅速竄起的熱門牙齒療程。

 不過許先麟醫師說明,隱形矯正雖有上述優點,但並非說效果要多好就多好,正確來說,還是必須倚靠專業醫師的輔助,以及患者自身擁有正確觀念和相當程度的配合,才能順利且漂亮的完成矯正這條漫漫長路。以下就來分享三個隱形牙套必須知道的觀念:

 療程前:請選擇專業有經驗的矯正醫師

 牙齒矯正是一門結合技術、工藝與美學的專業牙科項目,不管是矯正前的諮詢,還是矯正中的每一項矯正環節都會影響最後結果,需要有技術及經驗的醫師才能確保矯正品質。

 一個具備專業技術與經驗的矯正醫師,應在諮詢過程中為患者講解,指出問題所在、分析說明不同矯正器的優缺點,並依照每位患者的口腔、牙齒狀況進行客製化分析,提出適合的治療計畫。因此許先麟醫師建議患者,從治療計畫中觀察醫師對於細節的重視度及敏銳度,以幫助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牙齒矯正師,才是矯正成功的第一步。

 療程中:與醫師充分溝通、密切配合

 牙齒矯正想要收到好效果,與醫師密切配合也是重要關鍵。許先麟醫師說明,隱形矯正前會先透過電腦模擬,由患者預覽矯正後的效果,不過電腦畢竟是按「一般正常狀況」去模擬,許多患者在實際配戴牙套後,往往因個人的配戴習慣、回診狀況等因素,造成牙齒移動狀況與電腦模擬出的樣子有些差距,因此若是患者自身配合度及自律程度較低,即便找到再厲害的醫師也無法有效掌握治療進度,矯正成果勢必大打折扣。

 療程後:確認成果 維持器最好維持戴著

 矯正結束後,建議患者可以照鏡子,從牙齒齒縫有沒有閉合、門牙中線有沒有對準人中、以及咬合時每個牙齒是否交錯對齊,也可從側面看齒列的平整度,檢視自己有沒有達到當初設定的矯正效果,若是沒有達到預期,或希望可以擁有更好的效果,建議與醫師溝通,討論是否繼續接受矯正。

 另一方面,不論是何種年齡進行牙齒矯正,在牙套拆除後第一年,建議每天持續戴著維持器,之後再視情況慢慢遞減,至少得戴個2至3年,再視情況不戴,以維持剛矯正完的整齊度。

 許先麟醫師表示,不論是金屬牙套,透明牙套等矯正器,牙齒矯正的治療時間,大概都需要1至3年不等,面對這場長期戰爭,以上謹守這三個觀念,會讓你的牙齒矯正結果更好、更滿意。 

 本文分享自光點美學牙醫官網https://pointsoflightdent.com.tw/news.php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牙齦出血是孕婦常見的口腔問題,主因是母體為穩固胚胎發育,會大量分泌雌激素與黃體素,使體內發炎反應增加,產生牙周問題。但媽媽們往往忙於育兒而疏於就醫,又或者怕痛不敢看牙,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主任梁嘉元建議,媽媽一定要定期回診看牙,若是缺牙可選擇植牙重建,若是害怕看牙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民進黨中常會上,傳出兼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對於近期買不到快篩試劑的民怨感到震怒,還對行政部門頗有微詞。衛福部長陳時中今(5)日回應,針對總統表達關心,希望市場有一定的快篩量,方便民眾來購買,「我們一直都在想其他方法讓它更方便」。今日立法院砲火隆隆,陳時中也意有所指,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悶、胸痛不是小毛病,背後恐是致命大危機!在台灣,心絞痛患者約有55萬人之多,但很多人一直拖到胸痛、胸悶等症狀頻繁發作時才就醫,讓自己暴露在急性心肌梗塞危險之中,但即使放了支架或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口服多種藥物,仍有部分頑固型心絞痛患者,依舊常抓著胸口喊悶、喊喘,這...

閱讀詳情 »

記者張宇翔/雲林報導 崙背鄉昨(3)日晚間一名正在居家隔離的女子,竟不顧防疫規定外出購買麥當勞,返家後當場遭警方舉發函請雲林縣衛生局裁罰,違反居家隔離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恐遭罰新台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崙背分駐所於3日晚間接獲居家隔離對象定位異常通報。警方到場發現通報對象正在居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