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側突發性耳聾聽力驟降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1名年約26歲的李小姐於去年罹患突發性耳聾,導致左耳聽力急速下降,最初未察覺,某天遮住一邊耳朵發現兩邊聽力落差很大才趕緊就醫,經耳鼻喉科醫師判斷為耳中風。經住院接受類固醇注射、高壓氧及傳統針灸療法治療,無奈聽力並無好轉跡象,直到經友人介紹,採用山元式新頭針療法約1個月,聽力才逐漸恢復正常。

  突發性耳聾為耳鼻喉科的急症,又稱為耳中風。醫學臨床上的定義是72小時之內連續出現3個頻率大於30分貝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10萬分之5到20,發病年齡多介於40至60歲之間,男女比例相當,通常多發生於單耳,極少雙耳同時發生。

  收治李小姐的中醫師高資承指出,當初患者就診敘述中醫針灸仍無法改善症狀,於是嘗試用山元式新頭針療法,選用耳感覺點4點、腦第8對神經等刺激點為她進行每周1次的治療,療程期間無搭配服用中藥。治療前李小姐的平均聽力為78分貝,據患者表示,治療第1次後耳鳴現象減輕,進行到第3次時已可正常接聽電話,第4次前來治療時更告知,赴醫院經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後,確認聽力已恢復至17分貝,顯示聽力痊癒。

  截至目前醫界對於突發性耳聾發生的真正原因尚無定論,高資承說明,最常推測的原因為病毒感染或血管因子造成,另有部分病患因氣候、溫度突然轉變,導致供應內耳血流的血管血液循環不足,造成聽力出現障礙,尤其好發於秋冬季節氣候轉換之際。

  臨床上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第一線藥物,以口服或注射類固醇來抑制病患內耳發炎反應為主;另一方面再配合給予抗血栓藥物,以及血管擴張劑來幫助增加內耳血液循環,病患住院治療後可望改善約3成的聽力。

  高資承提醒,若出現單側耳朵聽力消退或耳朵悶塞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治。根據治療經驗歸納,突發性耳聾病患於1周內接受治療、初診時聽力喪失程度較輕、高頻聽損較低頻聽損輕微,以及年紀較輕、無眩暈病史,且曾接受類固醇治療者,預後聽力恢復較佳。

相關推薦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眼鏡小醫朱家宏:近七十%糖尿病足病變是因為穿錯鞋! 萬一不幸罹患糖尿病足該怎麼辦?根據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足病變的前三大直接原因分別是:鞋子的問題佔百分之六十九,燙傷佔百分之十九,外傷佔百分之七。不可思議吧!所以對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如何判定自己的病徵程度,以及如何選...

閱讀詳情 »

下肢靜脈系統有如交通網,深部經脈等於國道,大小隱靜脈等於快速道路,交通枝等於匯流用的交流道,末梢靜脈為市區道路,綿密的靜脈網絡能讓血流順暢地回到上半身,代謝廢物及氣體交換。 靜脈曲張不僅造成外觀問題,也會因血液淤積感到痠、脹、麻等問題。隨著醫療進展,現治療僅需門診手術即可完成,不會影響正常作息。琳安...

閱讀詳情 »

孩子長高關鍵.孕期營養影響基因表現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傳統上,多數父母以為孩子的身高可以等到孩子開始上學後再開始努力,最新研究卻發現,孩子的長高關鍵,除了基因影響之外,其實從孕期就已經開始奠定基礎。尤其懷孕初期的營養攝取,對寶寶未來的身...

閱讀詳情 »

孕婦也想一夜好眠睡到自然醒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國軍新竹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侯文健 睡覺不是什麼難事,但能好好睡一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肚子愈來愈大的孕媽咪,愈接近「卸貨」的日子愈難一夜好眠。當睡眠品質不佳時,不只精神不好,連帶也會影響情緒,還可能因此造成不少健康問題,因此,不論是誰,都應該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