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遺傳性肥厚性心肌病變 是猝死未爆彈

  常在新聞媒體報導中看到,「他明明身體很好,也沒有心臟病史,怎麼會突然心臟病猝死?」「他是頂尖的運動員,在1次參加3鐵賽事時,在終點前倒地猝死。」這類的個案,都說平時沒有心臟病史,卻因1次心臟病發就死亡。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魏崢主任指出,這極可能是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所致,此乃一種基因遺傳上的心血管疾病,為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在美國約有60萬人受影響,盛行率高達200分之1。平常幾乎沒有症狀,而猝死竟是主要症狀之一,令人防不勝防。

  魏崢說明,肥厚性心肌病變為左心室壁厚度超過15毫米,以型態來分可分為阻塞型、非阻塞型。阻塞型左心室肥厚性心肌病變,臨床上為呼吸困難、胸痛、暈眩、疲倦無力,甚至發生致死性的心律不整,較容易被確診。但大部分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患者,平時不太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可能是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即使搶救回來,也可能因為嚴重心衰竭而必須換心。

  最新研究發現,猝死是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的最主要表現,可見其可怕程度。魏崢分析,臨床許多個案平時身體很好,沒有心臟病史,卻在運動過程中猝死,即因肥厚性心肌病變所致,且以年輕人居多。

  以往治療肥厚性心肌病變以藥物為主,目的在於改善心臟舒張功能,但效果不佳。魏崢認為,開刀切除過多的心肌組織,則是另1個選擇,但如果切得不夠多,療效也有限。

  魏崢舉例,就像切開1顆西瓜,然後挖裡面組織,挖到可容納70CC至100CC血量,如果挖得不夠多,可能必須重開1次。但如果挖得太多,又可能導致心室壁變得太薄,導致心臟破裂,難度相當高。振興心臟團隊成功完成2例罹肥厚性心肌病變手術,幫患者切除大量心肌,重新改造了讓原本塞滿肥厚心肌組織的心臟,讓心臟重現「心」室,恢復正常功能。

  肥厚性心肌病變在外科手術方面已有突破性的發展,但最困難的是如何早期診斷,但患者症狀不明顯,往往很難早期接受檢查。因此,魏崢建議有肥厚性心肌病變家族史者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這是屬於基因遺傳的心血管疾病,為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

  振興醫院去年進行3萬例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近100例肥厚性心肌病變個案,才能及時治療,大幅降低猝死的風險,並減少日後換心的需求。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24節氣來到小滿。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提醒,疫情期間大家幫冰箱補貨,不要塞到全滿,小滿(七、八分滿)才省電,留有對流餘裕,製冷效果才好發揮。人也是一樣,在家時間變長了,無聊就拿東西吃吃吃、遠距上班上課嘴裡嚼個不停,到時候變成「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本土新增287例,其中宜蘭再增6例。宜蘭縣長林姿妙今(23)日宣布,縣內餐飲業即日起至6月8日,全面禁止內用,只能外帶或外送。宜蘭縣政府表示,所謂餐飲業,主要包括餐廳、市場、夜市、便利商店、百貨公司、連鎖加盟店、其他提供現場餐飲之場所等。縣府表示,目...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287例本土、170例校正回歸與6例死亡,疫情延燒。刑事局今晚間表示,偵查第三大隊楊姓偵查員於20日因腹瀉請假前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並在戶外篩檢區採樣核酸檢測;今下午1時左右,衛生單位通知楊員檢出陽性確診。刑事局接獲同仁確診消息,立即通知廠商於今晚7時進行辦公室消毒,也要求接觸者進...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轉趨嚴峻,為有效阻絕跨境傳染,交通部長王國材要求全國17座機場今日徹底清潔消毒。他表示,所有旅客與機組員可能經過、碰觸的場域都應徹底清消,另所有港埠明日跟進。王國材今日在民航局長林國顯、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但昭璧、航政司長何淑萍陪同下,先後前往松山機場與桃園機場視察清消作業。他表示,這次的全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