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遺傳性肥厚性心肌病變 是猝死未爆彈

  常在新聞媒體報導中看到,「他明明身體很好,也沒有心臟病史,怎麼會突然心臟病猝死?」「他是頂尖的運動員,在1次參加3鐵賽事時,在終點前倒地猝死。」這類的個案,都說平時沒有心臟病史,卻因1次心臟病發就死亡。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魏崢主任指出,這極可能是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所致,此乃一種基因遺傳上的心血管疾病,為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在美國約有60萬人受影響,盛行率高達200分之1。平常幾乎沒有症狀,而猝死竟是主要症狀之一,令人防不勝防。

  魏崢說明,肥厚性心肌病變為左心室壁厚度超過15毫米,以型態來分可分為阻塞型、非阻塞型。阻塞型左心室肥厚性心肌病變,臨床上為呼吸困難、胸痛、暈眩、疲倦無力,甚至發生致死性的心律不整,較容易被確診。但大部分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患者,平時不太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可能是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即使搶救回來,也可能因為嚴重心衰竭而必須換心。

  最新研究發現,猝死是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的最主要表現,可見其可怕程度。魏崢分析,臨床許多個案平時身體很好,沒有心臟病史,卻在運動過程中猝死,即因肥厚性心肌病變所致,且以年輕人居多。

  以往治療肥厚性心肌病變以藥物為主,目的在於改善心臟舒張功能,但效果不佳。魏崢認為,開刀切除過多的心肌組織,則是另1個選擇,但如果切得不夠多,療效也有限。

  魏崢舉例,就像切開1顆西瓜,然後挖裡面組織,挖到可容納70CC至100CC血量,如果挖得不夠多,可能必須重開1次。但如果挖得太多,又可能導致心室壁變得太薄,導致心臟破裂,難度相當高。振興心臟團隊成功完成2例罹肥厚性心肌病變手術,幫患者切除大量心肌,重新改造了讓原本塞滿肥厚心肌組織的心臟,讓心臟重現「心」室,恢復正常功能。

  肥厚性心肌病變在外科手術方面已有突破性的發展,但最困難的是如何早期診斷,但患者症狀不明顯,往往很難早期接受檢查。因此,魏崢建議有肥厚性心肌病變家族史者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這是屬於基因遺傳的心血管疾病,為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

  振興醫院去年進行3萬例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近100例肥厚性心肌病變個案,才能及時治療,大幅降低猝死的風險,並減少日後換心的需求。

相關推薦

食品安全事件接連發生,政府的檢驗結果被說成給業者背書,自主管理的觀念則被視為推卸責任。檢驗專家認為,只有幾個項目的檢驗不能看出所有問題,源頭管理才是辦法,但台灣稽查的技巧還有發展空間;而自主管理是正確方向,但政府也要負起提供專業知識的責任,不是放任業者自己面對。 食品藥物管理署之前檢驗強冠等油品樣...

閱讀詳情 »

我們很難把足部上的一個小黑點跟癌症聯繫上來然而,作為皮膚癌中最危險的黑素瘤,就可能發展到不經常接觸陽光的部位。 白色的腳趾甲你可能根本不會在意,但是正常的腳趾甲是帶半透明的。白色腳趾甲的產生可能是有某種疾病的產生或者對腳趾甲的傷害,如果趾甲本身很完整但是大部分都變成白色,這有時候可能是更嚴重疾病的...

閱讀詳情 »

文:Chad|圖:Chad 益生菌,是個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詞從小時候的養樂多,到現在玲瑯滿目的優酪乳、粉狀益生菌產品無非都是想提供給消費者一個腸道保健的選擇加上各種益菌的發現與效果實驗證實,讓相關產品成為架上的長紅產品但是,益生菌到底是什麼?功效是真的嗎?又該怎麼挑選呢?   腸道的保衛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