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隱眼不會傳染病毒?眼科醫生破解防疫迷思,8招讓你用隱眼完勝疫情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疫情病毒到處肆虐,讓人也不免擔心,這些病毒有可能“跳到”隱形眼鏡上嗎?現代大多人離不開隱形眼鏡,有許多愛漂亮的水水更是把變色片納入妝容重點,不僅美觀、方便,鏡片也越做越舒適。這疫情至今尚未停歇,有的媒體會過度渲染病毒會對我們的「靈魂之窗」伸出魔爪,但你知道嗎?眼科醫師已證實「隱形眼鏡不是病毒的載體」,反而「推眼鏡」才更增加傳染風險,儂編就來帶你們破除疫情三大迷思,還給隱眼清白!

    

迷思1:新冠病毒會從眼表細胞感染?

隱眼不會傳染病毒?眼科醫生破解防疫迷思,8招讓你用隱眼完勝疫情

source:pinterest

休但幾累!睫毛彎彎眼睛眨呀眨~一天眨眼破萬次,早就帶走眼表上的病毒,醫學上不但沒有透過眼睛傳播病毒的案例,也沒有因為新冠病毒所產生的眼睛病變,僅有不到百分之一咪咪的感染者會以「結膜炎」的方式造成眼部刺激,但各位水水請放心!只要透過一般來正常的治療就能受到良好的控制啦~並不會造成重大的併發症。

       

迷思2:隱形眼鏡是病毒的載體?

隱眼不會傳染病毒?眼科醫生破解防疫迷思,8招讓你用隱眼完勝疫情

source:pinterest

母丟喔!全球超過1.4億人配戴隱形眼鏡,即便新冠病毒能在非活性的表面存活,也尚未證明能夠在眼睛裡的隱形眼鏡存活!所以媽媽說的話一定要聽,勤洗手才是王道,隱形眼鏡並不是病毒散播的媒介,別再誤會他了~「日拋」隱形眼鏡更是醫生證實最安全的配戴方式,不過配戴隱形眼鏡前還是先諮詢過專業人士,測量眼球弧度並尋找自己適合的產品,配戴前後都要確保做好清潔工作,就不用怕病毒找上你啦~

     

迷思3:戴眼鏡就可解決?

隱眼不會傳染病毒?眼科醫生破解防疫迷思,8招讓你用隱眼完勝疫情

source:pinterest

安堆安堆!有些人認為配戴眼鏡更安全,減少病毒直接接觸眼球的機會,但儂編告訴你,如果你屬於那種常常「推眼鏡」的人,傳染風險不會低!新冠病毒是能夠在塑膠及鏡架上存活好幾天的,鏡片及鏡架自然也容易接觸飛沫及表面病毒,與隱形眼鏡相比,戴眼鏡的風險反而更高!不說了,儂編決定把隱眼請出冷宮,疫情期間也要美美的才行!

     

八招教你遠離病毒

隱眼不會傳染病毒?眼科醫生破解防疫迷思,8招讓你用隱眼完勝疫情

source:pinterest

現在到處都是隱形眼鏡族,怎麼避免戴出“病”,眼科醫師表示,除了建議配戴日拋,以下8點要注意!

  • 1.處理隱形眼鏡前後徹底清潔雙手
  • 2.使用拋棄式紙巾徹底擦乾雙手(不要用毛巾的意思啦)
  • 3.禁止用自來水沖洗、清潔、浸泡鏡片(一下下也不行!)
  • 4.建議使用日拋軟式隱形眼鏡,這樣也可以省下買清潔液的錢
  • 5.若使用重複性隱形眼鏡,每天皆須使用專用護理產品清潔
  • 6.鏡片盒使用兩個月就要丟,每天皆須用鏡片護理溶液清洗,切勿用自來水、將水盒煮沸或是放入洗碗機
  • 7.嚴禁帶著隱形眼鏡睡覺
  • 8.若有任何異狀請立刻就醫
  •  

編輯整理:徐若庭

 

【本文由Bella.tw儂儂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台灣女生戴粉色調隱眼更溫柔!昆凌教妳QUINLIVAN彩拋9款顏色該怎麼挑?穿西裝應該搭這個色...

延伸閱讀:印度吃咖哩抗病毒?薑黃素可提高免疫力,但這5大族群建議別碰!

延伸閱讀:睡覺的時候不拔隱形眼鏡會怎樣?美國專家告訴妳!

 

相關推薦

天氣冷到不行,洗澡真的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最近一則報導指出,天氣冷如果先洗頭,很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大增?這是真的嗎?   一般人洗澡因為習慣,都是先從頭往下洗。但是因為冬天天氣冷,讓熱水突然沖向頭部,導致心臟血液流向頭部或四肢,使心臟暫時性血流不順,產生短暫的缺氧,久而久之心血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對於無肉不歡的民眾而言,每天所攝取的蛋白質來源,避不了紅肉、魚肉,但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發現植物性蛋質的攝取,在營養均衡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國健署特別將營養指南中的蛋白質方面,從過去的「蛋豆魚肉」改成「豆魚肉蛋」,也讓各種黃豆相關產品,如豆腐、豆漿等,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採訪報導)白煙蒸騰,熱開水燒得發燙,倒入備好的茶杯,再把買好的茶包,沉浸其中,牽一牽茶包細線,一晃一盪之間,轉眼就是一杯茶色金湯,冷冬中喝下一口,身體即刻溫暖,真是幸福!但你知道這些茶包,幾乎都有毒嗎?有什麼毒?你沒聽錯,你所熟知的農藥、塑化劑、戴奧辛等毒素,很不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台北市新科市長柯文哲,早已承認自身患有亞斯伯格症,頓時使此種症狀,再度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但亞斯伯格症到底是什麼?大部分的家長,恐怕還是無法完全了解其中全貌,導致少數家長,若孩子也有相同問題,很可能因此延誤治療,甚至在教育上身心受挫,而在一名五歲的男童身上,也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