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1杯手搖飲小確幸 糖分攝取過量肌少骨鬆恐找上你

每天1杯手搖飲小確幸 糖分攝取過量肌少骨鬆恐找上你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很多台灣人都離不開手搖飲,每天都要喝1杯才能感覺到生活小確幸,如果再加上1塊蛋糕或餅乾,就有滿滿的幸福感。然而專家指出,經常超量攝取糖分,可能阻礙骨骼生成,加快肌肉衰退,增加未來骨質疏鬆風險。而外食族應注意食品成分,參考營養餐盤份量,最好將每日攝取糖分下降至總攝取熱量5%以下。


攝取糖份過多阻礙骨骼生成 加劇肌肉衰退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表示,攝取過多糖分可能影響身體骨骼生成、加劇肌肉衰退,降低骨質量增加發生骨折機率,對骨質疏鬆高風險中老年族群,每日糖分攝取量更是要特別注意。新光醫院營養課高郁雯營養師提醒,外食應多留意食品成分,可以參考營養餐盤份量,適當調整每日攝取量。


陳政光說明,一般人骨質大約在30歲左右到最高峰,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如果骨質流失過多,會讓原本緻密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只要稍微撞到或跌倒就會骨折。中老年人已是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若是日常生活中忽視糖分的影響性,恐增加骨折風險。


足夠熱量才能維持健康 有7成糖分潛藏包裝食品


新光醫院營養師高郁雯則說,民眾常有飲食迷思,以為正餐少吃一點可以有助於減重,或是避開油脂澱粉類食物不吃,然而每日攝取足夠熱量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民眾若是擔心熱量,可以透過每日分配預計營養熱量,事先計算份量,以達到均衡營養的健康原則。


高郁雯營衝,約有7成糖分潛藏在日常包裝食品中,無論麵包、優格,甚至健康食品都可能含有糖分,因此除了應多留意食品營養成分,民眾平時用餐時不妨多選擇原型食物,以減少多餘糖分及加工物的攝取,養成戒糖的飲食習慣,若覺得一下要改為無糖太困難,可以從降低每週飲料與甜食的頻率開始。


正餐吃飽多吃蔬菜 增加飽足感減少吃點心慾望


高郁雯分享日常飲食重要原則,正餐要吃飽,可以降低對飯後甜點的慾望;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白肉、瘦肉等。紐約時報定義2020年為減糖年,並推動7日無糖運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糖分對身體造成的負擔。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律不整脈象可知 中醫講究內外調理把脈揪出心臟病灶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為提升全民對血友病的重視,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社團法人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於日前舉辦「2021 逐夢之路 熱血逗陣走」衛教活動,共有上百位血友病友、家屬一起踏出戶外共襄盛舉,也期待讓社會大眾更認識血友病,以及瞭解台灣在血友病治療的努力與成果。熱「血」逗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台語歌后詹雅雯日前爆出罹患帕金森氏症,而在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國內外名人中,又以《回到未來》男主角米高福克斯最為著名,他甚至還創立米高福克斯基金會(MJFF),用以推動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相關研究。 帕金森氏症患者中腦「黑質」出現異常 這些症狀是警訊 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心臟蹦蹦跳,像是快從胸口跳出來?若是伴隨呼吸困難、頭暈、昏厥的症狀,一定要留意很可能是心律不整。心房跳動大於350次 恐提升中風、心衰機率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醫師解釋,心房跳動每分鐘大於350次,連帶導致心室跳動每分鐘100至150之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養成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預防慢性病!全世界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缺乏足夠的活動能力,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等智慧工具可以有效激勵人們持續運動,對於運動訓練起到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