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雙側全耳石脫位症 躺平轉頭就暈眩

雙側全耳石脫位症 躺平轉頭就暈眩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甚 至伴隨噁心嘔吐的現象。一般而言,沒有旋轉的頭暈,比較少是因為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神經衰弱症、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它的慢性疾病等。

  有些人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甚至昏過去。這種頭暈是因為下肢的血管收縮不 足,以致靜脈血回流減少,導致心臟打出血流也跟著變少。造成這種頭暈的原因多半是自律神經的失調引起的。有許多種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病變都會造成這種現象;某些降血壓的藥物也會 造成起立性的低血壓。

  真正的暈眩常是陣發性的,病患覺得一時之間天旋地轉,並時常伴隨出冷汗或嘔吐等現象。這時候走路也有困難,患者會趕快坐下來或躺下來。這時候眼睛常會出現規則跳動的現象,我們稱為「眼震」。這種眼震的觀察及紀 錄,則是醫師診斷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出現這種暈眩時,通常表示掌管我們身體平衡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內耳中的半規管、前庭神經、腦幹中的前庭神經核及小腦的病變。

  在常見的暈眩症中,有一種叫做「良性姿勢性眩暈」,這種暈眩是陣發性的,通 常在某一種姿勢變動時會出現,例如突然躺下或突然從床上坐起來時。這種暈眩持續的時間很短,預後也比較好。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內耳迷路中耳石碎片掉落引起的。另外有一種「梅尼爾氏症」,暈眩的時間可能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通常伴隨有 耳鳴及聽力減退的現象。至於「前庭神經炎」,通常是單次而時間較長的發作,可能持續數天或數星期,也有少數人會有反覆發生的情況,致病機轉可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另外就是因為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是前庭神經組織的缺血,也會引起暈眩。出 現這種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的前兆,不可不慎。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原因之外,會引起暈眩的原因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醫師根據病史,神經學檢查、電學及影像檢查來作出正確的診斷,所以一旦有頭暈的症狀 ,都應該及早就醫。

雙側全耳石脫位症 躺平轉頭就暈眩雙側全耳石脫位症 躺平轉頭就暈眩

如何找出病因

通常從問診、病人的病史,可以知道暈眩可能的原因,再針對可能的病因做進一步檢查,比如懷疑是內耳的問題,會做眼振圖(暈眩時眼睛常會跳動,這種儀器可以看到眼睛跳動的情形);如果懷疑是中風,會做頸動脈超音波,看血管有無阻塞;用腦幹誘發電位檢查腦幹的功能;或用磁振造影(MRI)檢查腦部是否梗塞、出血、萎縮、退化或長了腫瘤。不同原因造成的暈眩,治療方法也不同。

暈眩各種案例:雙側全耳石脫位症 躺平轉頭就暈眩

一名30歲女性上班時,鞋跟斷裂突然跌倒。當日晚上就寢時,一躺下去,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隔日早上起床,又是一陣天旋地轉。爾後,只要一轉頭,就會有短暫的暈眩

往後數月,暈眩逐漸消失,但走路總是覺得飄飄的,好像走在浮橋上,地板會微微地晃動;看電影或電視時,會覺得畫面一直在「蠕動」,很不舒服。她一直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服用抗憂鬱劑後,症狀依然持續。

就醫時,我發現她只要平躺,頭向兩側轉,就會誘發極細微的旋轉性眼震,連突然起身坐起或躺下去都如此。我當下認為是雙側全耳石脫位症,先進行第一次總共6個方位的耳石復位術後,患者表示症狀大幅緩解。一週後回診,再進行第二次相同的處置;接連4次後,終於痊癒了。

雙側全耳石脫位症導因於頭部外傷、內耳缺血或其他電生理原因(例如癲癇),使耳石顆粒從橢圓囊脫落,掉到半規管內。在頭部轉動或姿態變換時,耳石顆粒隨著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移動;當姿勢改變停止時,耳石顆粒因慣性作用,持續帶動內淋巴液,刺激半規管壺腹的頂帽(平衡覺感知器),誘發眼震。

如果只有一支半規管有耳石顆粒,患者頂多在特定姿勢感到暈眩;但若是兩側內耳耳石都脫落,散落內耳各處,只要一改變頭部姿勢或身體移動,所有的半規管都會受到刺激,患者已無法明確指出哪個姿勢比較會誘發,頂多是感到暈暈、飄飄等難以描述的不適感,儼然是「持續姿勢知覺性頭暈」(俗稱知覺性頭暈),但血清素類藥物治療無效。

止暈止吐類藥物頂多治標,根治仍需仰賴全方位的耳石復位術,類似操作彈珠迷宮,使耳石回到橢圓囊內原來的位置,還要搭配平衡復健(物理或職能治療),必能痊癒。

須注意的是,慢性偏頭痛發作或頸部肌肉僵硬,也會出現類似病症,慢性暈眩患者宜正確就醫。

相關推薦

多數的球友皆為右撇子,慣用手為右手,在擊球過程中相對力量較強,會產生慣性的將桿頭提早下壓。這樣的動作會造成命中擊球點過早、也會影響力量的聚集而使的距離喪失,而最危險的是右手手腕的韌帶因此而受傷。為了延長訓練的球齡,我們會這樣做:拿出兩支像似的球桿,七號與八號鐵、或五號與六號鐵,接著做出上桿動作。請...

閱讀詳情 »

台灣業餘高爾夫大賽─2015年台灣業餘高爾夫錦標賽,23日起一連4天在楊梅揚昇高爾夫鄉村俱樂部進行4回合72洞比桿賽,我國派出邱瀚霆、呂孫儀與林婕恩、洪若華參加男、女團體賽,挑戰4連霸。這項由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主辦的台灣業餘高爾夫錦標賽,目標是提升我國高爾夫運動水準,增進選手國際比賽經驗。目前活躍...

閱讀詳情 »

球友許先生揮桿動作 柏登高爾夫學院KEVIN教練分析 柏登高爾夫學院KEVIN教練針對球友許先生的揮桿有以下分析,他指出,許先生上桿時用了比較多的手部力量,造成有overswing的現象,也因此下桿會有outside情形發生,打出的球可能常出現高且偏右,也會失去球距。KEVIN教練對許先生有一個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