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震波治療手足病變 舞蹈高手重登舞台

震波治療手足病變 舞蹈高手重登舞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喜好舞蹈的國中女學生,是名全國舞蹈競賽選手,一個月前不明原因,也沒有外傷狀況下,突然右腳踝及腳底疼痛,無法正常行走,必須踮著腳尖走路。四處求醫,復健、針炙、超音波治療也沒有改善。女學生因此失去角逐競賽機會而鬱鬱寡歡,經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以震波治療後,已恢復健康並重登舞台。

震波治療恢復健康 重拾舞蹈夢

收治這位女學生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副主任賈維焯醫師表示,經由診斷結果發現她是肌肉和韌帶機能失調,採用震波治療,放鬆僵硬的肌肉韌帶,並增加血管增生功能,刺激患部正常機能再生。經震波治療後,女學生足部恢復正常行動,並重拾舞蹈夢。

微創治療手術 改善病變疼痛

賈維焯醫師說明,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微創治療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各醫學領域,不單是因為醫師的技術精進,手術工具的研發與製程成熟,各類立體導航與機械人手臂的介入等,都是醫療技術精進的因素。

臨床上,如果病人的病痛可以減緩,就不用在急性期疼痛的狀況下,倉促決定是否手術及何時手術。震波治療的特性與機轉是非侵入性,具有止痛、放鬆僵硬的肌肉韌帶、增加血管增生、刺激再生等療效,對於慢性的肌肉病變及疼痛的改善十分有效。

醫病共享決策 病患一大福音

賈維焯醫師提醒,很多關節炎、神經病變或是脊椎退化等疾病的表徵,與肌肉病變的症狀易混淆,需經骨科醫師詳細診斷後,以確定是否有手術的需要。如果肌肉病變的症狀經過治療可以改善,即可降低手術的立即性。再者,當病人對於疾病治療的選擇增加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DM)的模式來決定治療方式,對醫病雙方都是有利的。賈維焯醫師呼籲民眾,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就醫與醫師共商治療對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1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5歲的藍小姐患有乾癬,嚴重時幾乎全身皮膚紅腫、脫屑,連臉也不例外,還一度惡化變成紅皮症,常遭旁人異樣眼光。她曾嘗試偏方利用放血排毒、外敷草藥,流淚忍痛治療仍無效,最後重回西醫治療,乾癬病情才獲得控制。 治療乾癬沒有特效藥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許多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8歲李先生從事工地工作,半年來發現左側下腹部有一突出性腫塊,軟軟的不太會痛,用手壓或平躺時就會縮回去。但近幾個星期發現腫塊變大,尤其在搬重物或咳嗽後更為明顯。經台南市立醫院泌尿科張廷瑞醫師診斷為腹股溝疝氣,討論後決定採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次日即出院回家...

閱讀詳情 »

    這幾年,骨質疏鬆症變成時髦的名詞,大家都怕得了這個『時髦病』,有辦法可以預防嗎? 近二、三十年來,骨質疏鬆症幾乎可說是蔚為風潮,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幾乎人人均有機會罹患骨質疏鬆症及其併發症。醫療小站將為您分二次探討骨質疏鬆症及如何預防,希望對您有所助益。同時,台灣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身上如果長出腫塊可不要掉以輕心,有可能是惡性腫瘤!一名33歲男性,從事水電工行業,平常非常忙碌,在他的左手肘處,長出一顆腫塊,起先並不會痛,就不以為意,直到長大到6公分會痛時,才去就醫,結果被檢查發現是黏液性纖維肉瘤。 復發機率高 有截肢危險 收治這名男子的衛福部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