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青光眼全面攻佔 2020年全球罹患人數恐破8千萬

  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的青光眼患者可能達8000萬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預估2020年時將突破45萬人。

  近年研究為了解青光眼病人對現實生活的實際感受,進行病人症狀的統計,早期或中度青光眼的患者最常見症狀是需要更多的光線才看的清楚和有點模糊的視力,晚期青光眼患者感到好像通過不乾淨的眼鏡看東西,或是看不到某一側的物體,以及分辨不出顏色。確診青光眼合併中度視野缺損的病人中,有4分之1竟然回覆沒有任何自覺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蕭雅娟指出,門診也曾遇到明明檢查結果病情惡化的年輕青光眼病人,卻因沒有感覺到自己視野中有「隧道般的黑影」而不願意接受進一步手術或雷射積極治療,經過多次溝通,才知道再不治療會對視力健康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以前所描述青光眼會以視野縮小為宣導標語,實則過度簡化了病人的自覺症狀。青光眼患者的視力,並不像傳統報告中周邊視野喪失那樣簡單,所以若是身為高危險群或年長者有類似症狀出現,不能再以眼鏡度數不足為由自我安慰,拖延病情,建議要考慮是否可能是青光眼,並就醫詳細檢查。

  蕭雅娟表示,青光眼總是在你不注意時損壞你珍貴的視神經,因為病人幾乎沒有症狀,使早期診斷率相當的低,而就算被診斷出青光眼,病人也很少察覺到自己視野的變化,甚至疾病晚期才會出現視力下降,使得依照醫囑按時點眼藥這件事在執行上相當困難。

  蕭雅娟鼓勵青光眼病人應細心注意生活中視覺相關的小改變,遵守規則用藥和定期追蹤,盡量安排將點用藥物的時間與日常生活作息連結,如起床用餐時間和就寢時間。透過這種融入生活的給藥方式,點用眼藥水就會成為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就能持續治療常保健康。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人生珍貴,在於不能倒帶…。」、「學到老,才能活到老」台灣平均壽命長期呈現上升趨勢,2020年平均81.32歲更是創下歷年新高;即將邁入老年人口占比逾兩成的超高齡社會,臺灣準備好了嗎 ?科博館第四特展室推出主題特展《我們必須老嗎?斜槓銀髮 ∕ 樂活人生...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由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以下稱「渣打銀行」)冠名贊助的「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將於2022年2月13日重新起跑,這場結合渣打 Futuremakers全球公益計畫的公益盛事,不僅串連全球九座城市,更在渣打集團全力推動永續發展的目標下,秉持「一心做好,始終如一」的初衷,朝向最永續的...

閱讀詳情 »

▲台灣也有販售的韓國蜂蜜飲品遭香港官方點名驗出有毒成分,食藥署正在清查是否屬實。(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香港傳出南韓蜂蜜飲品Hemohim含有有毒成分「甲氧沙林」,已經導致4名女性飲後肝損傷住院,該商品在台灣也有販售,名稱為「艾多美蜂蜜飲」,消息經媒體披露之後,食藥署今(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世界各國領袖於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 26),共同研議如何實現對人類生存嚴峻挑戰的減排溫室氣體目標,防止全球進一步升溫。 近年來,氣候變遷問題已造成嚴重威脅全球的生態危機,暖化帶來的各種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