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砷中毒不只造成烏腳病 也與皮膚癌高度相關

  根據1項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的研究,將1979年至2007年間烏腳病盛行地區居民的皮膚癌(包含鱗狀細胞癌與基底細胞癌)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與台灣其他非烏腳病盛行地區的皮膚癌發生率做比較,試圖找出砷中毒與皮膚癌之間的關聯性。

  結果顯示,在這29年間,烏腳病盛行區域相較非盛行區域,鱗狀細胞癌多了4到6倍,而基底細胞癌則提高3至4倍的發生率,至於標準化發病率則在1970年代自來水普及後明顯減少。

  此一全國性研究發現,砷中毒與皮膚癌(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之間有高度相關性;除了皮膚的病變外,慢性砷中毒在身體系統表現最常見的就是造成「烏腳病」。另外根據統計資料,也有提高膀胱癌、肺癌、周邊神經病變的機會。

  如果是罹患皮膚原位癌,可以選擇冷凍治療或手術切除,基本上只要依規則追蹤治療,不只可以治癒皮膚原位癌,更能預防進一步惡化成皮膚癌。若已進展成皮膚癌,還是以手術切除為首選,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經皮膚科醫師評估後也可能在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協助下,選擇使用放射治療。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容易用肉眼觀察的器官,當皮膚上出現不明病灶或病灶持續增大時,建議儘速尋求專業的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治,切勿聽信偏方或接受不合法的坊間療法,以免延誤就醫,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只能避免病變進展成皮膚癌,對於已形成的皮膚癌也可以有較好的處置,甚至還能依據皮膚的表現早期診斷出其他系統癌症,進而早期接受治療。

相關推薦

北市環南市場今進行第三次篩檢,從早上5時30分左右開始檢驗,累計目前已篩檢1675人,共有3例PCR陽性,其中1例為舊案。環南市場今進行第三次大型PCR篩檢,這次由台北榮民醫院替3個熱區做篩檢,從早上5時30分開始進行檢驗,共篩檢1675人,共有3人PCR呈陽性,3例中有1例為舊案,故今共新增2例確...

閱讀詳情 »

日本贈援台灣的97萬劑AZ疫苗及台灣自購的56萬劑AZ疫苗、35萬劑莫德納在今天下午都陸續抵達台灣,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三架飛機同一天抵達,友情的疫苗、外購的疫苗,都到台灣了!也盼望國人能繼續大規模的接種下去。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下午共有三批疫苗先後抵達。一批是日本政府提供的97萬劑AZ...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稍見趨緩,7月26日是否能夠如期也解封成為民眾所關心的議題,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國外疫情舉例表示,「現在要思考的是,什麼樣的感染、傷亡程度,是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柯文哲指出,目前美國打滿2劑,疫苗覆蓋率達47%,但1天還是感染2至3萬人,荷蘭疫苗覆蓋率相當高,但是一解封,疫情再次爆發,總...

閱讀詳情 »

高雄連續14天沒有新增病例,高雄市長陳其邁鬆口「高雄安全了」,也認為全國疫情到尾聲。陳其邁今日表示,高雄社區安全,現在開始規劃幼兒園、日間照護中心重新開放,工作人員除要打疫苗外,也要在開放前做快篩,並做好防疫計畫書的配套措施。高雄連續14天「+0」,陳其邁今日下午在高雄市政府疫情記者會上也說,今天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