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少年嗜睡 醫:睡眠充足仍嗜睡要當心

青少年嗜睡 醫:睡眠充足仍嗜睡要當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唸國中的小蓉常常在白天打瞌睡,因而造成人際關係上和課業上的困擾,雖然嘗試提神飲料仍不見好轉。小蓉平常多於晚上9點入睡,明明早上起床時覺得精神不錯,卻會在課堂上睡著,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半年,只好求助醫師的診治。成大醫院睡眠專科、小兒神經專科吳博銘醫師表示,在抽血並安排相關睡眠檢查後,診斷小蓉為中樞型嗜睡症,雖然覺得睡得好,但卻會在日間嗜睡,經使用藥物治療後狀況改善,小蓉也終能綻放笑容。

青少年嗜睡頗常見 11-30%青少年有睡眠障礙

青少年嗜睡的問題還頗為常見,約11-30%的青少年有著不同類型的睡眠障礙,包括與腦部有關的中樞型、與呼吸道有關的呼吸中止症等;嗜睡問題使得患者白天會表現出昏昏欲睡,警覺性也降低,生活上如課業表現下降,生活品質受損,長期下來還可能造成慢性心血管疾病機率上升。

吳博銘醫師指出,青少年嗜睡病因多樣,可透過醫師問診和睡眠日誌來釐清病因。首先必須了解的是睡眠時間是否足夠,若有長期睡眠不足,則需要了解患者睡眠環境是否適宜、是否有入睡的困難,以及社會心理狀態;若是症狀持續反覆,則需做常規睡眠檢查,進一步釐清是否有其他造成睡眠不足之原因。

小心「猝睡症」 有意外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種可能造成生命危險的「猝睡症」。吳博銘醫師表示,「猝睡症」雖只占青少年嗜睡問題的一小部分,但因患者的突然進入睡眠狀態,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生活困擾,甚至可能造成生命的危險,患者因睡著發生交通意外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而病患常常因日間嗜睡而被誤以為是好吃懶做,或也可能因猝倒被當成癲癇發作。

吳博銘醫師說,猝睡症的盛行率約每10萬人中有6-14人,據研究,病因與自體免疫的失調造成身體攻擊在大腦中負責維持清醒的神經元有關,使病人會不自主打瞌睡,以及肌肉無法使力的猝倒情形發生;也可能合併有俗稱「鬼壓床」的睡眠麻痺情形及入睡前/清醒時幻覺。

猝睡症主要分成2型:第一型合併有猝倒,第二型患者則無。猝睡症的診斷需睡眠實驗室的檢查,同時可用以鑑別睡眠呼吸障礙及其他睡眠問題;第一型的患者也可考慮測量腦脊髓液中的下視丘分泌素。目前猝睡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來控制日間嗜睡程度、預防猝倒,大多數病人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並預防意外發生。

吳博銘醫師提醒指出,如果青少年每天睡眠充足、時間達到8小時以上,但仍有日間嗜睡的情形並持續3個月以上,應就醫以排除相關疾患。

【延伸閱讀】

避開乾眼症「上班族警戒區」 還我清澈雙眸,拒絕成為糊矇族!

產後腰痠、漏尿!盆底肌作祟? HIFEM科技緩解不適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12月號)體驗醫美療程,術後效果卻不如預期?原來缺少的肌底養分,是要靠醫美等級的保養成分補回來,關鍵就在7天後的「黃金再生期」,分成不同的階段,保養重點也不同。 黃金修護期1-7天 1~3天鎮靜舒緩: 不論是造成術後紅腫的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Sculptra,有隱形傷口的脈衝光、淨膚雷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六歲婦人,日前因為無法排尿到泌尿科就醫,經由檢查發現,她有神經性膀胱,導致她無法排尿不說,還出現腎水腫,差點就要洗腎;進一步檢查則是證實,原來她無法排尿竟是因為失控的血糖所導致。 收治這名婦人的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神經性膀胱通常較會發生於中風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男性出現眼睛不適現象,就醫檢查後,醫師給予藥膏治療,後來孩子因騎腳踏車摔車不小心磨破皮,因有聽聞藥局眼用藥膏可預防傷口感染,因此便拿自己眼藥膏幫孩子塗傷口,沒想到越擦越嚴重;藥師陳佳玲指出,主要是因藥品的成分不同,並非所有眼藥膏都能直接使用於傷口,萬一不適,恐怕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6歲的保險業邱潘宏鈞,身高165公分、體重卻破百,今年參加公司舉辦的減重比賽,短短3個月就瘦了23公斤。他說,天天快走1小時,只吃水煮食物,戒除油炸、糖飲及酒類,現在應酬都改喝茶,很快就瘦了下來,不但贏得獎金,也賺到健康。 企業減重競賽 員工甩肉更健康 國泰金控集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