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每天一杯「半糖紅茶」! 35歲男年輕型糖尿病上身併發症比老人凶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大了才有可能得到第二型糖尿病?可別被錯誤觀念擔誤了健康。一名35歲的工廠作業員,每天習慣至少一杯半糖紅茶下肚,當作白開水喝,很少運動的他,也不太注重飲食內容,每天還抽掉至少一包菸,近2個月常感覺特別的疲倦,體重下降不少,還出現口渴、多尿症狀,就醫檢查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柏蒼表示,該名男子身高175公分、體重80公斤,雖比過去掉了10公斤,但隨機抽測血糖值發現460mg/dL(正常值140mg/dL以下),且進一步眼底檢查已有輕微視網膜病變,驗尿也發現白蛋白尿的產生。

原來男子平常上班勞累,需輪夜班,下班後往往倒頭就睡,生活習慣又不佳,還好醫師和糖尿病衛教師介入後,除使用藥物治療,也指導他如何吃的健康、戒除不良的生活模式、養成運動習慣等,目前門診追蹤,病症轉趨穩定。

陳柏蒼表示,過往大家會認為年紀大了才有可能得到第二型糖尿病,但國內資料顯示,40歲以下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其實是逐年上升的,目前學界把這種40歲以下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稱為年輕型二型糖尿病(YOD),研究發現,這類年輕型的二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上往往不及老年人族群來的穩定,糖尿病併發症也來的比較快且嚴重。

陳柏蒼提醒,胰島素阻抗的出現,其實和肥胖息息相關,如果平時喜愛含糖飲料、高熱量的飲食習慣、常久坐少活動,容易讓肥胖因此找上門,即使年輕依然產生糖尿病。

研究還發現,年輕型二型糖尿病反而胰島細胞衰老的較快,血糖不易控制。陳柏蒼警告,也因為暴露的疾病時間久,發生器官病變的程度較嚴重,目前傾向更積極的血糖藥複合使用,讓病人的血糖能及早下降達標,維持胰臟功能的長久性。更重要的是,病人更要調整生活型態,注意飲食內容,合併規律運動,若有體重超標也要減肥,才能從根本著手。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看病部分負擔漲定 但健保署長鬆口:藥費「低消」40元未必要收

睡覺咳到醒、吃飯咳到吐… 小小孩感冒好不了?其實是這病發作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部分縣市防疫從嚴,擴大量匡列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的民眾隔離,讓民眾必須自掏3、4萬元住防疫旅館,引爆「自費坐牢」的民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也似乎向地方喊話,強調有必要性者才要隔離,否則足跡重疊者「就好幾十萬人」,且中央針對密切接觸者是以「一人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連續兩天維持「個位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的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分別是亞旭電腦2例、嘉聯益電子廠2例以及桃機航警多1例確診;值得注意的是,也出現國內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以來的首例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

閱讀詳情 »

▲2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及右二)就是靠著「綠色心通道」救回一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跟時間賽跑是最大關鍵,台北榮總就結合金門離島及大台北基層醫療不足地區的醫院,共同建置「綠色心通道」,一口氣將轉院聯繫協調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到1小時大幅縮短至10分鐘,由台北榮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元宵節是小過年,不吃上幾顆湯圓,幾乎就沒有過年的氣氛,但湯圓屬於糯米製品,對於不少老人家而言,吃了並不容易消化,該怎麼辦?營養師提供小訣竅,其實只要花點小心思,動手用地瓜粉或樹薯粉代替糯米,再加入水果泥,滾水煮熟,就成了晶瑩剔透的另類湯圓,搭配桂圓熬煮的糖水,讓老人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