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年型牙周病盛行率 台灣高出歐美地區10倍

青年型牙周病盛行率 台灣高出歐美地區10倍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1名23歲女大學生因為反覆牙齦腫痛,且刷牙流血至牙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口內牙肉紅腫流血,X光片顯示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確診為青年型牙周病(侵襲性牙周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尹慧君表示,青年型牙周病患者多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且常出現家族的群聚性,由於牙床遭破壞速度是一般的慢性牙周病病人的7倍到10倍,不少病人年紀輕輕就可能全口無牙。尹慧君說明,目前台灣青年型牙周病盛行率不高,僅約百分之一,但這卻是歐美地區的10倍,從臨床證據及生理特徵差異來看,未來族群侵襲性牙周病侵犯速度與嚴重度可能更為劇烈。

 

尹慧君指出,許多人都以為牙周病屬於老年人的疾病,但門診收治過年僅18歲的患者,牙齦流血、齒槽骨萎縮,牙齒鬆動搖晃,牙齒結構有如中年人。臨床研究顯示,青年型牙周病患者大都有家族史,也就是具有家族群聚性,以女大學生為例,身體健康並無其他血糖或是免疫疾病相關問題,但母親罹患牙周病多年,連患者弟弟也有嚴重的牙周病。

 

尹慧君說明,相較於一般牙周病患者口內牙結石眾多,青年型牙周病患者的口內牙結石明顯較少,但只要一點點細菌堆積就可能造成很劇烈的發炎反應。因此治療更為棘手,更需有效預防,除了徹底的清除任何可能治病的結石細菌外,在療程中常合併抗生素投藥,患者應該持續回診追蹤維護,做好口腔清潔,才能控制病情。

 

由於青年型牙周病患者不一定有明顯牙結石問題,較容易被忽略,難以早期治療,尹慧君建議,年輕族群如果刷牙時常流血,就必須積極就醫找出病因。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高雄市一名56歲農婦,本月初出現發燒、頭痛、嘔吐,因持續發燒及意識模糊住院,確診為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目前個案仍意識不清住院治療。疾管署提醒,在農田、豬舍等高風險病媒蚊孳生地區活動,最好穿著長袖長褲並使用防蚊液。 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劉碧隆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多數子宮頸癌都是發生在從未接受篩檢,或偶爾才做一次篩檢的女性。醫師臨床觀察也發現,許多婦女因害羞、畏懼,或以為許久沒性行為等原因,長期未做抹片檢查,等到陰道異常出血才就醫,竟發現已是晚期子宮頸癌的憾事。 女性癌症發生率第7名 根據國健署2012年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只要每次一開車,時間若是超過二小時,臀部就會痠痛,而且還只有一邊會痛;進一步就醫後,被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復健科醫師指出,梨狀肌症候群常會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以致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往往因為治療方式錯誤,而痠痛會一直都無法獲得改善。 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導...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gdegastronomia 下同 網上評選出一份最難吃的十大蔬菜名單,香菜排第三。盡管很多人不喜歡香菜的味道,但它卻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對身體非常有益處。 香菜的營養價值 香菜營養豐富,香菜內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