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靜悄悄的殺手 膽囊癌真可怕

靜悄悄的殺手 膽囊癌真可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童綜合醫院長期在東南亞各國家辦理義診與醫療說明會,由國際醫療合作發展中心深入了解當地醫療需求,安排醫護團隊到各國進行服務;該院一般外科黃漢斌醫師到馬來西亞古晉參加年度外科醫學會時,巧遇一名馬國籍61歲林女士因胃食道逆流到當地醫院欲進行手術治療,開刀前進行檢查時發現膽石症(膽囊結石),必須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而在術前檢查卻又進一步發現罹患膽囊癌,且腫瘤已侵犯至肌肉層,讓患者與家屬擔心是否可進行手術,更希望能夠以微創方式進行手術。

馬國婦跨海來台 微創手術除膽囊癌

黃漢斌醫師在馬國就利用網路與童綜合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同仁聯繫,協請安排林女士前往台灣進行治療各項手續,但因林女士表示還未將罹癌的情形告知兒子,希望能給一點時間與家人溝通;等待林女士約一個月時間,當國際醫療中心同仁接獲林女士可成行的訊息後,立即確認完成林女士入台的各項醫療前置作業,並敲定林女士來台手術的日期,讓患者能夠及時接受到適當的治療。

膽囊癌靜悄悄來襲 微創手術處理佳

林女士與家屬向黃漢斌醫師尋求協助,黃醫師進一步與馬來西亞醫師討論後,確定個案需做進一步根治性手術,就是將癌細胞擴散至膽囊鄰近的肝組織切除,合併淋巴廓清手術。林女士離開台灣前還不忘感謝童綜合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忙,並且讚賞台灣國際醫療服務做得非常的好,讓人生地不熟的外國人士都能夠獲得最即時與適切的協助。

黃漢斌醫師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進行腫瘤切除淋巴廓清手術,手術過程還使用靛氰綠螢光成像系統(讓膽道走向在腹腔中亮起來)來輔助,讓切除腫瘤時更安全且不傷害其他組織,術後林女士復原良好,不僅傷口小且出血量也少,術後第三天已恢復正常活動與飲食,住院一周就出院回國休養。

膽結石不治療 恐惡化成膽囊癌

黃漢斌醫師表示,約有85%的膽囊癌病人曾有膽結石病史,因為膽囊壁在多次發炎導致變硬或鈣化,當膽囊石化後就容易產生膽囊癌;目前仍無適當的篩檢可用來檢查早期膽囊癌,若病人罹患膽結石,通常建議切除膽囊以預防膽囊癌的發生。黃漢斌醫師呼籲,預防膽囊癌的發生,除了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外,還需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與飲食,避免過度疲勞,而且也不可吸菸與酗酒。

國際醫療服務後續 回國仍有妥善照顧

林女士在先生的陪同下到達台灣,由國際醫療中心安排人員到機場接送直達醫院,全程陪伴讓外國病人在不熟悉的環境下不感到害怕,同時也減緩病人舟車勞頓之苦。到醫院後經國際醫療專屬初診櫃檯,由專人迅速為國際病人辦理門診及住院手續,且安排可使用英文溝通的病房護理人員進行照護,讓醫病間溝通無障礙。後續有任何返家照護上的疑問,國際醫療中心也藉由通訊軟體(文字、語音、模擬圖像或照片)來即時回覆病人及家屬的各項需求。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滿50年了!為了和大家分享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台灣世界展望會於10日晚間,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感恩同享 希望飛翔」感恩音樂會,讓現場3千多名觀眾在音樂、影片及感人故事的陪伴下,度過一個溫暖感動的夜晚。長期接受大家熱心贊助的受助童們也組成台灣兒童合唱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針對日前《新新聞》第1401期刊以「縱容黑心食品 洗腎年增近一成」標題大幅報導;食藥署表示,台北榮民總醫院楊振昌醫師曾發表「現有科學證據,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毒性極低,亦無導致人體急性或腎衰竭之報告」,請民眾不必過度恐慌。楊振昌醫師在所發表的文章中指出,「風險評估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研究團隊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兄弟姐妹,雖然沒有明顯的過動或衝動、情緒及動作控制等失調;不過,相較於一般兒童,則是較容易出現空間工作記憶、視覺記憶、持續專注力、時間估算,以及反應時間較慢等認知問題。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淑芬帶領研究團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生常說要睡「美容覺」,沒想到「美容覺」還真的有醫學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如果想要瘦身、想擁有光滑亮澤的膚質,睡眠品質是重要關鍵,千萬不可輕忽;因為一旦睡眠不足,容易損害皮膚功能,造成身體囤積脂肪,會讓身體提早出現肥胖與老態,對於想要保持美麗的民眾來說可是大忌。美國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