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中風復發 就算感冒也不能停藥!

預防中風復發 就算感冒也不能停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50歲男性過去曾中風,必須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保持血流通暢,預防中風復發。他一直以為抗血小板藥物不能與感冒藥併用,有一次感冒,便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藥物,結果感冒痊癒,卻因再次中風、掛急診,差點失去性命! 

員林基督教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中風中心主任林君襄指出,統計數據顯示,每次發生中風,患者腦部就會受破壞,生理年齡便退化20-30歲,患者再度中風,死亡、失能風險都會上升;而中風復發機率,與血管硬化程度、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控制、心房顫動的病史等息息相關。 

缺血性中風患者經過治療後,必須終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藥物(視醫師依病情建議),以免再度中風,林君襄主任表示,在門診中,有時會遇到患者自行停藥,結果三天沒吃藥就中風復發、回醫院急診。

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降低中風復發風險 

目前針對防治中風復發的第一線抗血小板藥物以阿斯匹靈為主,低劑量阿斯匹靈可以有效預防中風復發;不過,約有3成的患者可能產生胃潰瘍、腸胃道出血、腸胃不舒服等副作用。 

林君襄主任表示,服用阿斯匹靈後產生副作用的患者,以年長者占多數,有些70-75歲長輩因腸胃大量出血、解黑便而嚴重貧血,導致頭暈、極度虛弱,需要緊急照胃鏡、輸血,才能避免情況惡化。這類患者痊癒後,就要考慮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藥物,一方面降低再度中風機率,另一方面也減少藥物出血副作用。 

多注意中風徵兆 把握3小時黃金治療期

此外,阿斯匹靈屬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當患者正服用其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就得小心兩種藥物加乘作用,可能造成腸胃出血。林君襄主任強調,患者用藥有疑慮,或出現不適症狀,千萬別自行停藥,一定要和醫師討論,評估是否需要更改藥物,或尋找其他解決辦法。一旦自行停藥,很容易再度中風,釀成悲劇。

林君襄主任也提醒,民眾若出現手腳無力、講話不清楚、眼歪嘴斜等症狀,務必馬上叫救護車、送急診,且要到可以執行緊急溶血栓、取血栓的醫院,爭取3小時黃金治療期。有些長輩出現上述症狀,以為自己太累,或想等兒孫下班再處理,延誤治療時機,拖越久,身體所受傷害越大。此外,曾中風的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也要控制三高問題,飲食要均衡,也要規律運動、多休息、補充充足水分。早晚溫差大時,多注意保暖,才能維持心血管健康,避免中風再度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H7N9疫情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已累計21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全台防疫拉警報!民間健診中心呼籲,台灣是疫情高警戒區,民眾需落實「四不四要」措施預防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提醒陸客團領隊、導遊,若發現團員出現類流感等不適症狀,應協助就醫並通報衛生相關單位。健診中心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大考壓力大!一名國三學生日前至門診就醫,表示國中基測報名在即,心情煩躁、無法定下心來,時常有胸悶、坐立不安、失眠等情形。經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胡慧芳診斷後發現,這名學生自我和家人的期許都很高,平日十分認真讀書,但在考試時容易緊張失常,無法發揮應有實力。該學生同時合併有拉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枇杷膏可說是華人地區最普及的中藥製劑之一,不過,含糖成分偏高,經常飲用,恐不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為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指出,將從4月起,要求業者在外包裝上加註糖尿病患忌用警語。衛生署調查發現,為了保存方便或增加口感,許多市售枇杷膏、感冒糖漿等中藥製劑含糖量偏高,幾乎大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H7N9來勢洶洶,台北市政府4月3日成立「因應H7N9流感跨局處應變小組」迄今,加強訪視養禽戶、公園、鳥店,以及進行環南家禽批發市場消毒工作,並第2次召開跨局處應變小組會議,誓言全面防堵H7N9。「台北市政府因應H7N9流感跨局處應變小組」第2次跨局處會議,確定的重要防疫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