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戀童癖犯罪 專家提改善要點

預防戀童癖犯罪 專家提改善要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淫狼歐陽大智前後染指10名兒童,其中一對兄弟檔的母親還因而輕生,引發社會譁然。戀童癖事件時有所聞,應該如何防治呢?專家建議,應從教育著手,提供健全的兩性教育,同時強化輔導體系及社區衛教;一旦發現異狀,即可及早介入輔導。

戀童癖與後天心理發展有關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戀童癖是指對未成熟的兒童,追求生理、心理的性需求或性快感,而獲得性滿足,造成戀童癖原因大部分與後天心理發展有關,例如人際互動受挫、夫妻關係失和、性發展有偏差等因素。

藥物、行為治療能改善

戀童癖能夠改善嗎?張自強理事長說明,戀童癖經過治療可以改善,目前除了使用抗雄性激素藥物治療,限制戀童癖的欲望外,還可結合心理與行為治療,培養病患正常興趣與正常性需求,逐步矯正原來對成人異性的排斥,或是戀童的興趣等。

預防戀童癖犯罪 三方面著手

張自強理事長認為,預防戀童癖的發生,需要教育、社工、法務等單位協助,特別是從國小高年級到國、高中時期,應有健全兩性教育,提供完善的心性發展環境,並強化輔導體系與社區衛教,若發現同儕有異常互動情形,需及早介入輔導。另外,家長也要教導孩童重視身體安全,避免獨自玩耍或與陌生人接觸,才能降低不幸事件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類單身族越來越多,這些人也許自己一個人住,或是單身但家人住,也有是已婚但沒小孩;據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全台外食人口超過8成,其中類單身族群更是外食主力軍,而且這些類單身族群經常忽略吃水果,平均每天僅吃到0.7份水果,不但容易便祕,沒想到肌膚竟也黯淡無光,美肌力表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常過餐不吃、經常加班,小心得大腸癌!國內最新調查發現,大腸癌患者有4大通病,包括愛吃宵夜、常熬夜、經常加班、有便祕或腹瀉困擾。醫師提醒,生活作息影響腸道菌相,腸道壞菌愈多、愈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民眾吃足蔬果、補充好菌、多運動,腸道健康才活得久。 腸癌生活作息大調查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年間,年輕腸癌患者增加2倍、老年腸癌患者則增加3倍之多。醫師指出,糞便中有潛血反應是判讀是否罹患腸癌最簡單的方法,現在已有居家式的糞便潛血檢查試紙,只要2分鐘就能得知結果。 腸癌人數突破1.5萬 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50多歲女性,長出直徑約15公分的卵巢瘤,且子宮內還有小肌瘤,就醫後,醫師透過超音波影像檢查,發現患者卵巢沒有乳狀突起狀態,且腫瘤指數正常,判斷應不是惡性腫瘤,因此經和患者溝通後,決定採自然孔手術進行治療。 考量不生育 婦女決定一併拿掉子宮 這名女性患者過去並未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