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攝護腺發炎〜少吃高油脂食物、避免久坐久站

作者:張世傑

攝護腺肥大俗稱男人的「長壽病」,40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 比例會愈來愈高,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無直接關係, 但攝護腺慢性發炎與壓力關係密切,假若有尿流變細、 小便斷續或頻尿等現象,則要提高警覺千萬別輕忽。

預防攝護腺發炎〜少吃高油脂食物 避免久坐久站

泌尿專科醫師吳哲安指出,男性40歲以後, 就開始容易出現攝護腺增生的問題,並且產生肥大性結節(或增生) ;且隨著年齡增長,比例會從70%、80%增加到100%; 換言之,攝護腺肥大是老化的必然現象,所以又被稱為「長壽病」。

吳哲安醫師強調,事實上, 攝護腺肥大的正式名稱應叫做良性攝護腺增生, 是一種細胞增生的問題。當細胞增生明顯,造成體積明顯變大, 壓迫到尿道,才會出現症狀。

攝護腺肥大 3大高危險族群

臨床統計,國內7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1/4的人需要治療, 目前治療攝護腺增生的方式可以分成內科的藥物治療及外科的手術治療,大部份的人都需要一輩子服藥來控制攝護腺症狀。要提醒的是,雖然憋尿、久坐及久蹲,並不會導致攝護腺增生, 但卻可能使攝護腺增生患者的症狀惡化。

預防攝護腺發炎〜少吃高油脂食物 避免久坐久站

攝護腺肥大俗稱男人的「長壽病」,40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比例會愈來愈高。

肥胖高血脂 攝護腺容易增生

攝護腺肥大的發生,主要與體質及年齡有關,當年紀漸大, 加上男性荷爾蒙長期的刺激(睪固酮經酵素代謝成雙水睪固酮), 導致攝護腺細胞增生;其他如女性荷爾蒙不平衡、生長因素、 細胞凋亡速度、腺體發炎現象等,也可能影響症狀的出現。

另外,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越大的人, 似乎越容易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且需要治療的比率也較高; 以此推斷,高血脂的患者,可能也比較容易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 至於菸酒、結紮與否、性功能等,對攝護腺的影響都不大。

壓力大熬夜 攝護腺易常發炎

另外,慢性攝護腺發炎也是門診常見症狀, 根據吳哲安醫師分享個人門診經驗, 20至40歲左右的年輕人的排尿問題多因慢性攝護腺炎引起最多。

分析主要的原因發現與壓力大、生活忙碌、作息不規律、 常熬夜等習慣有關。壓力和不健康習慣容易造成身體慢性發炎, 也會讓全身肌肉緊繃, 位於骨盆腔最下方且最隱密位置的攝護腺也難以倖免, 最容易受到影響,導致發炎引起排尿不適或疼痛。

對於因壓力和忙碌所引發的攝護腺發炎,改善方法除了吃藥改善, 目前以一種非侵入式的體外震波治療法,可將能量傳送到患部, 刺激局部血管增生,改善血液循環,進而達到緩解和治療的效果。 不過,若是因細菌所引發的攝護腺發炎,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預防攝護腺發炎〜少吃高油脂食物 避免久坐久站

醫師吳哲安(如圖)指出,力和不健康習慣容易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千萬要提高警覺。

【保護攝護腺醫師小叮嚀】:

首先飲食要清淡,避免高油脂食物。同時要避免久坐, 因久坐影響血液循環,如果排尿已不順暢,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另白天要多喝水,晚上應少喝水,及要多吃富含茄紅素的食物, 如番茄,以保護攝護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入冬必進補?小心付出慘「痛」代價!每當氣溫驟降,熱呼呼的火鍋、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總是民眾的心頭好,為了暖身補氣,許多人都會一碗接一碗難以自拔,對於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來說,攝取高普林的鍋物,病情加重,在痛風發作就得付出「慘痛」代價,輕微的碰觸關節都會使疼痛加劇,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紅藜被譽為「超級穀物」!國內最新研究發現,餵食帶有大腸癌前期病變的大鼠台灣紅藜10周後,有效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生成,達到預防效果。專家指出,台灣紅藜含有高量膳食纖維、抗氧化物質,60公斤成人每天食用22克,就能達到效果。 動物實驗:食用台灣紅藜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88歲的陳爺爺,曾2度中風變成植物人,因長期口腔清潔不良,不僅口內傳出惡臭,牙齦更紅腫發炎,一碰就血流不止。雙和醫院牙科團隊每2個月到宅,進行口腔清潔及治療;如今,陳爺爺的牙齦不再發炎出血,口腔異味也一掃而空。 口腔健康狀況不良 雙和醫院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牙科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國小一年級的小珍,身高106公分,體重16公斤,遠比其他同學瘦小,總是比別人特別容易生病感冒,胃腸也不好,常飯後就去上大號。父母帶她求診後,醫師進一步詢問她的飲食習慣才發現,由於從小愛吃白飯,習慣跟著父母親吃素,其他肉類都不愛吃。外表皮膚乾燥頭髮較稀疏且顏色偏黃,抽血結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