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肌少症侵襲 優質蛋白質攝取與阻抗運動是關鍵

預防肌少症侵襲 優質蛋白質攝取與阻抗運動是關鍵

內政部預估2026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473萬人,占總人口數高達20%。專家提醒,老年人胃口較差、食量變小、蛋白質攝取不足,很容易罹患肌少症,容易影響肌力與活動力,一不小心跌倒就可能骨折,甚至必須長期臥床。

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40歲,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過了70歲,流失速度更快,幾乎每10年減少15%。

陳亮恭說明,門診常有老年人因為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肌肉量過低,罹患「肌少症」,造成肌力與活動力變差,感到無力、站不穩,活動功能受損,嚴重時甚至會跌倒骨折。

整體而言,65歲以上長輩中,有近1成罹患肌少症,年逾80歲則超過3成男性患症,患者會四肢無力、容易跌倒、長期臥床導致失能,必須進入長照,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且增加住院與死亡風險。

陳亮恭表示,肌少症與年齡有關,營養與運動則是另外2個關鍵,建議高齡者應補充優質蛋白質,並多做阻抗性運動鍛鍊,才能強化肌力與保存肌肉。優質蛋白質可以養肌肉,肌肉量與肌力兩者相輔相成,多做肌力訓練有助於肌肉量與個人體能的維持,避免跌倒,光是健走、散步是不夠的。

在營養部分,台灣老年人普偏缺乏蛋白質,為此,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與國內食品業者開發的一系列健康營養新產品,只要1碗湯,就能滿足銀髮族1餐所需的優質蛋白質與膳食纖維。

湯品口味眾多,包含法式、義式、日式、中式,甚至有照顧到素食者的奶蛋素口味,首波推出6種系列湯品,例如:鮭魚紅藜白花菜濃湯、蕃茄蔬菜牛肉湯、和風豆乳豬腱湯、蕈菇藜麥雞湯、鮮菇奇亞籽雞肉濃湯、青仁黑豆南瓜濃湯。

陳亮恭表示,老年人如果能吃的營養、吃的美味、吃的足夠,加上肌肉訓練,就能降低肌少症危機,即使年紀大了,還是可以活動,到處趴趴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出現陰道不正常出血症狀時,則應立即就醫檢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女醫學中心副院長洪耀欽指出,前子宮頸癌零期的治癒率達100%,且前期治療預後良好,患者們應積極治療,且術後應定期回診追蹤,才能避免子宮頸癌復發。子宮頸腫瘤過大 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現代孩童普遍都有牙齒凌亂的問題,若是平日刷牙時沒有仔細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很多死角無法刷除乾淨,造成食物殘渣累積在齒縫溝槽內,反而容易引發口腔健康問題。現在愈來愈多牙醫師提倡矯正應該從小開始,牙醫師宋慧玲認為,趁著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定型前,可透過不拔牙的方式及早介入矯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上午10時臨時發布,新增24例新冠境外移入確診患者,比日前創下7個月來單日最高14例還要多快1倍,下午15時30分將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相關防疫作為勢必成為記者會中焦點。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國內晚婚育的現象普遍,根據內政部108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達31歲,35歲以上的人更達23%,是10年前的2.4倍,加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及飲食習慣改變,據統計,6對夫妻就有1對有不孕的困擾!台灣估計就有47萬對不孕夫婦,追溯其原因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