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骨鬆基金會IOF的報告顯示,50歲以上的人,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骨鬆性骨折;每5位男性也有1位。而台灣民眾的骨質疏鬆症盛行率更是亞洲第1。從中華民國骨鬆症學會的數據也發現,台灣有超過7成5的民眾有骨質問題,其中3分之1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症,有4成5的人骨質已經流失。因此,許多有保健意識的人會提早開始補充鈣質、葡萄糖胺等保養品,希望能夠遠離骨鬆的威脅。不過專家提醒,補充保養品不只必須補對,還要能把營養留在關鍵處,對身體才有幫助。
人體的骨骼細胞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當中包括製造骨質的「造骨細胞」和代謝骨質的「破骨細胞」。一般在35歲以前,「造骨細胞」運作的比「破骨細胞」頻繁,骨骼也較為健康且堅固。骨密度從35歲之後便開始走下坡,尤其女性在停經之後,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使得骨質密度急遽下降。至於男性,雖然荷爾蒙沒有女性的改變來得劇烈,但70歲之後若沒有維持運動習慣、體型又偏瘦,在骨頭沒有承受重量的情況下,骨細胞難以生長,骨質也會慢慢流失,難逃骨質疏鬆症的侵擾。
其他還包括有骨鬆家族史、體格特別瘦小、鈣質攝取不足、有抽菸喝酒習慣、少運動及曬太陽、愛喝含咖啡因飲品,以及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的人,都屬於骨質疏鬆症高風險族群。此外,由於現代人生活作息和飲食不正常,因而導致罹患骨鬆的年齡層下降,所以,年輕人也不可輕忽。
令人憂心的是,老年人若罹患骨鬆症,一旦不小心跌倒或輕微碰撞就發生骨折,經常會發生在脊椎、髖部等部位。其中,發生在脊椎處多半為壓迫性骨折,復原之路漫長;若不幸出現髖部骨折,除了影響活動且需臥床外,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民眾應趁早強化骨質,不要等到老了,才開始補充相關營養品。
網路、電視購物、藥妝店架上琳琅滿目的骨質保健食品,而民眾較為熟悉的相關營養素應該是鈣質、葡萄糖胺等。然而,這些成分對於預防骨鬆真的有幫助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人體骨骼是由「硬骨」及「軟骨」2大組織所組成。硬骨指的是包括像四肢、脊椎等摸起來較堅硬的骨頭;而軟骨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軟骨組織及周圍軟骨膜構成,關節軟骨中的關節液有著潤滑的作用,如同關節間的緩衝墊,能減少骨骼之間的摩擦。
針對硬骨方面,大家都知道,補充鈣質能幫助強化骨骼、預防骨鬆,但要注意的是,吃進去的鈣能不能留在體內發揮效用很重要。舉例來說,很多人每天喝牛奶、吃鈣片,卻還是罹患骨質疏鬆症,這或許是因為造骨細胞已經不夠活躍,導致補充的鈣質沒辦法真正轉換成骨質;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破骨細胞活性太強,讓骨質持續流失,也就沒辦法留住鈣質。
而在軟骨方面,則多為骨骼關節液等黏稠組織,基本上是由葡萄糖胺所構成,因此,適時補充葡萄糖胺,可刺激蛋白聚醣的合成,增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保護骨骼間不會因為摩擦而受損。由此可見,葡萄糖胺對於軟骨的保養有幫助,但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則沒有直接的影響。
當然,正確的從食物中獲得優質鈣質的來源,也是預防骨鬆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大家最熟知的牛奶之外,其他像是小魚干、蝦米、乳酪、海帶及芝麻等天然食材,都可以幫助身體補鈣。簡言之,不管是透過天然食物或鈣片來補充鈣質,更重要的是能夠把鈣質留在體內,才能真正幫助骨鬆的預防。最後要提醒的是,不能光只是補鈣而已,還必須勤做負重運動(例如跑步、跳繩、走路、快走等)多管齊下,才能讓鈣質牢牢補進骨子裡。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特殊失智症易幻覺 醫:和平共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76歲巴金森症女性,看到父子牽著一隻烏龜、鳥、女人、肩挑扁擔的人。69歲女性看到3個男人從電燈蹦出來,或從花園跳出來,有時水流出來,貓從牆壁跳出來,病人知道這些都不是真的。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指出,當視幻覺不影響生活,建議還是與之和平共處。看到不存在事物 恐是老...
閱讀詳情 »8旬老翁疝氣鼠蹊部不適 檢查竟是攝護腺癌轉移
別小看「無聲殺手」攝護腺癌!今年84歲廖爺爺,近年來飽受雙側腹股溝疝氣問題所苦。沒想到在進行疝氣修補術後,將切除組織進行切片檢查時,竟意外發現轉移性腺癌。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更高達40.37(正常值為4以下),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且為攝護腺癌直接侵犯鼠蹊部的特殊案例。 ...
閱讀詳情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高!5招護「心」報你知
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也是高危險族群,千萬別輕忽!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臟病高居女性死因第二位,若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相關死因,心血管性疾病年奪2萬4105名女性性命,號稱「隱形殺手」。由於女性在更年期前有荷爾蒙保護,輕忽預防重要性,再加上罹患心臟...
閱讀詳情 »孕婦寶寶誰可吃蜂蜜? 醫:1歲前小孩別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1歲前小孩子不要喝蜂蜜!近期本土劇上演孕婦喝蜂蜜卻流產的戲碼,引發大眾對於蜂蜜的好奇心。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表示,孕婦喝蜂蜜不至於引發流產。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主任黃立民則指出,蜂蜜可能受肉毒桿菌孢子汙染,建議免疫未全的1歲前小孩不要喝。孕婦喝蜂蜜不會流產 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