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腎臟病 「這幾個生活原則」不可不知

預防腎臟病 「這幾個生活原則」不可不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2018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HPSS)結果指出,18歲以上民眾對腎臟病識能仍舊缺乏,約2成不知道驗尿可檢查腎功能;5成不知道血壓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2成不知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國民健康署響應國際腎臟醫學會(ISN)與國際腎臟基金會(IFKF)共同訂定3月10日世界腎臟日主題為「全民享有腎臟健康-強化腎臟照護,彌補知識差距。

慢性腎臟病 當心危險因子

慢性腎臟病常見的風險因子如過重及肥胖(BMI ≥24 kg/m2)、腰圍過粗、血壓、血糖或血脂過高等,依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近2成有腎功能問題,血糖過高者更是高達3成。

善用健康檢查 把握致「腎」先機

國民健康署提醒,「驗尿」及抽血檢查是判斷腎臟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腎臟病高風險群需定期配合政府提供之健檢服務,監控自我腎功能之變化;另國民健康署亦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利及早覺察慢性腎臟病及三高之狀況,積極控制相關風險因子。

平日三高不控制  加速延伸腎臟病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為腎臟病常見的危險因子,若無適時控制與治療,將會損害腎臟、影響腎功能。依據國民健康署2007年三高調查指出,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3倍及1.6倍;另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9歲以上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之腎臟病病人,比起非三高之腎臟病病人,盛行率分別為3.8倍、2.6倍及4.6倍,可見三高控制對於腎臟病病人有其重要性。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強調,應積極配合專業醫事團隊照護指導並接受正規治療,勿聽信坊間的偏方或不明草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時規律用藥與定期三高之監測,養成健康飲食、運動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腎」利之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喝桑葚葉水、找密醫治病? 當心「戕害腎臟殺手」

腎臟移植權威罹「腎癌」 健保署長李伯璋仍恪守己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聽說何首烏有「養血烏髮」的功效,48歲的南京市民趙先生(化名)購買何首烏粉服用,兩個月後,頭髮沒有變黑,卻因急性肝衰竭在上個星期入院搶救。3月18日是「愛肝日」,記者從醫院全軍肝病中心瞭解到,近幾年來藥物性肝炎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中因亂服中藥造成的肝損傷,需要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 這幾年收治了100...

閱讀詳情 »

這些知識很重要!必看! 酸菜魚、烤肉等食物雖美味,背後卻藏著許多有害物質。這些美食中的“毒”有解藥嗎?   1.奇異果配酸菜魚: 酸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由於酸度高食用後易被腸道吸收,經腎臟排泄時,極易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而醃製後的食物,大多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前擔心婆媳問題、親友「問候」,年後煩惱工作壓力。根據精神科醫師觀察發現,春節連假剛結束,門診湧現開工壓力症候群患者,比平常增加2成以上,包括休完長假後累積的龐大工作要處理,或新進員工對新公司的適應不良等,而出現胸悶、失眠,甚至引發憂鬱症、焦慮症。一名45歲李姓上班族...

閱讀詳情 »

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原發性高血壓,方法得當,是很容易降下來的。人到中年,不得不考慮的一件事就是怎麼才能把自己的血壓降下來,使自己不必生活在擔憂的苦海裡。 下面我介紹兩種方法:一種是中藥食療;一種是外敷療法。這兩種方法都是針對原發性的。  一、中藥食療:最綠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