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痛找不出病因? 務必自生活習慣調整

頭痛找不出病因? 務必自生活習慣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民眾有長期偏頭痛困擾,往往至醫院檢查卻苦無病因,更可能因多次斷層掃描而多暴露於輻射;因此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與台灣頭痛學會合作,共同推廣「頭痛教育」,希望教育民眾「自己的頭痛自己救」,以減少壓力等方式,調整日常生活習慣,主動減少頭痛發作。

反覆檢查「腦袋有沒有長東西」 更恐因輻射傷身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高章說明,許多頭痛患者總是擔心「是不是腦袋裡長東西?」才會讓頭痛難以改善。不過醫師提醒,其實據統計,僅約千分之一的病人可能有腦瘤、血管畸形等腦部狀況,其他多為無生理異狀的頭痛症狀,患者反而會因為過於擔心,進而反覆進行輻射檢查,造成其他身體影響。

自生活習慣改善 方能有效減少頭痛發作

對此,林高章指出,過去情形常是病人不斷的被檢查,再被告知沒有問題;其實,患者沒有正確了解自身頭痛狀況,這樣反覆檢查不僅造成醫療資源浪費,更無法有效解決。

因此,透過奇美醫學中心及台灣頭痛協會的合作,不僅教育醫療從業人員給予民眾正確衛教及給藥的方式,也希望讓病人理解,平時減少壓力,並配合規律飲食、規則運動,及定量睡眠,才能有效減少發作,達到「自己的頭痛自己救」。

另外,林高章也呼籲,若是讓自己的生活模式以適當狀況運作後,都無法避免頭痛發作時,也要積極尋找合適專家診治,找出病因,方能避免疾病影響生活及健康。

【延伸閱讀】不到30歲就雄性禿 植髮機器人救回豐盛毛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嚴峻疫情,民眾不僅得面臨不同以往的生活型態,隨著每天公布的新增確診人數,也多少讓心理備感壓力,為了讓民眾接收到適當的心理健康資源,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出『心宅配.心生活』公益心理健康網路支持方案,免費提供線上單次一對一心理諮詢、心理健康講座與主題式小團體服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育成/新北報導】今年第3號颱風「彩雲」外圍環流為全台帶來水氣,為南台灣缺水的旱象解渴不少,但隨著颱風過境的傾盆豪大雨,卻也讓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使得汗皰疹從小範圍擴散成大範圍水泡。中醫師鄭愛蓮指出,季節交替和雨季時,是汗皰疹常見好發期,若本身體質偏溼、代謝較慢,身體無法順利排除代謝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生活上突發性的視線模糊不清、或是長時間用眼導致乾澀不適?別擔心,你不孤單!根據2019全台護眼趨勢調查,全台灣有81%民眾患有眼疾,自2018年以來,患有乾眼症的比率明顯提升,面對日益增長的「糊矇族」大軍,專業醫師提醒,選用加強鎖水的人工淚液來強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爆發以來,醫檢師在忙什麼?為什麼有儀器了,他們工作量還是很大很辛苦?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新冠肺炎的PCR檢驗大部分是分生醫檢師在操作,他們非常重要。只是PCR檢驗過程步驟不那麼自動化,一開始是純手工萃取核酸的分子生物檢驗再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