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痛胸悶莫輕忽 防猝死從定期健檢做起

頭痛胸悶莫輕忽 防猝死從定期健檢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名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施寄青驚傳心肌梗塞猝死在苗栗南庄家中,替本波入冬猝死再添一例!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早期徵兆不明顯,民眾不可輕忽頭痛、胸悶等小毛病,透過定期健檢及早診治,才能防止在溫差甚大的冬天發生不幸。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疾病為十大死因第二位;棒球教練徐生明、藝人馬兆駿、海角七號的茂伯,都是因為心肌梗塞猝死,馬兆駿甚至不到50歲就結束年輕的生命。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心肌梗塞是指心臟的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因應不同程度的胸痛,可能伴隨著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呼吸困難、心悸、心跳不穩定,急性心肌梗塞更容易猝死釀成不幸。

蔡清標院長指出,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多因血壓升高、暈眩等早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一遇到溫差急遽變化,就變成「奪命殺手」。至於預防心肌梗塞應該採取低脂、低膽固醇、低鹽等飲食,並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此外,定期做健康檢查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蔡清標院長強調,透過高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發現腦部是否出血以及心臟血管鈣化指數,並能確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而能預防心肌梗塞猝死;而磁振造影則能檢查腦血管硬化及狹窄程度,以及是否有血管畸形或血管瘤。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危險族群,應每2年做一次檢查;曾有中風病史、動脈瘤者則應每年追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2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0歲的陳姓男子,因為乘坐機車不幸發生車禍,導致右小腿撕裂傷,緊急送至醫院急診室就醫,診斷為右側脛骨開放性骨折與右下肢撕裂傷。術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經過多名醫師會診後發現,患者併發少見長骨骨折合併肺部脂肪栓塞。肺部脂肪栓塞少見 骨盆、長骨骨折較多豐原醫院骨科醫師羅達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虐童案件時有所聞,發現時經常為時已晚。為此,新北市衛生局去年開始,啟動「幼童疫苗催注關懷計畫」,針對3歲以下沒按時打疫苗幼童進行追蹤,先由里鄰長家訪,並觀察幼童照護情形;一旦發現異常,將立即轉介社政單位介入。幼童疫苗催注關懷 42名幼童連繫未果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去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威脅國內整體流感疫情逐漸趨緩,但還在流行期;另本週受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明顯下降。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仍應保持警覺,勿輕忽流感嚴重性,並落實勤洗手、有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降低流感病毒傳播的機會,確保自身及周遭親友的健康。確定及死亡病例以B型為多疾管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眼淚老是不聽使喚流不停?有流眼淚(溢淚)的患者,往往是因為淚管阻塞了,除會常常造成眼睛、眼瞼的不適外,還可能視力模糊或頻頻拭淚,進而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眼睛流眼淚溢淚的症狀是許多病因共同造成的,即使淚管已通暢了,仍可能因眼瞼或眼表的疾病而造成溢淚,所以除了治療淚管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