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痛胸悶莫輕忽 防猝死從定期健檢做起

頭痛胸悶莫輕忽 防猝死從定期健檢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名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施寄青驚傳心肌梗塞猝死在苗栗南庄家中,替本波入冬猝死再添一例!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早期徵兆不明顯,民眾不可輕忽頭痛、胸悶等小毛病,透過定期健檢及早診治,才能防止在溫差甚大的冬天發生不幸。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疾病為十大死因第二位;棒球教練徐生明、藝人馬兆駿、海角七號的茂伯,都是因為心肌梗塞猝死,馬兆駿甚至不到50歲就結束年輕的生命。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心肌梗塞是指心臟的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因應不同程度的胸痛,可能伴隨著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呼吸困難、心悸、心跳不穩定,急性心肌梗塞更容易猝死釀成不幸。

蔡清標院長指出,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多因血壓升高、暈眩等早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一遇到溫差急遽變化,就變成「奪命殺手」。至於預防心肌梗塞應該採取低脂、低膽固醇、低鹽等飲食,並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此外,定期做健康檢查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蔡清標院長強調,透過高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發現腦部是否出血以及心臟血管鈣化指數,並能確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而能預防心肌梗塞猝死;而磁振造影則能檢查腦血管硬化及狹窄程度,以及是否有血管畸形或血管瘤。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危險族群,應每2年做一次檢查;曾有中風病史、動脈瘤者則應每年追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2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寵物話題始終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每每提到家中寵物,大家總有許多趣事可以分享。在焦躁的日常生活中,毛小孩總能撫慰人們受傷的心。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貓狗」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受到網友熱議的話題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是否時常翻來覆去無法入眠,或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最新民調發現,全台約4分之1至5分之1的民眾有睡眠困擾,約有4成國人出現輕度失眠。臨床醫師則發現,疫情期間因失眠求診者增加3成,主因為經濟、人際、工作等壓力沉重。 安眠藥使用不當仍有風險 全球用量台灣位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賴以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新增5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無本土及死亡個案,疫情平穩。台灣已連續7天無本土病例,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宣布,春節返鄉人潮明顯增加,從非重點高風險國家返國民眾,前10天入住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後,後4天可返家在家檢疫。 ▲因應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