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頸椎退化致睡不好冒黑眼圈 被誤認為吸毒

頸椎退化致睡不好冒黑眼圈 被誤認為吸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今年30歲的徐小姐,因為10年前的一場車禍導致頸椎受傷,當時使用頸圈固定治療後,以為從此獲得改善,沒想到3年惡夢開始出現,包括後頸疼痛,像有人掐住左邊脖子一樣,頭暈、左側耳鳴、左側鼻塞、左肩延伸至左手五指麻且無力,左眼乾澀無法對焦,眼睛好像快要掉下來一樣,有時還會心悸喘不過氣來,左手無力拿碗只能拿2分鐘就拿不住,雙後足疼痛,雙腳腫脹,噁心感,左側膏肓穴處疼痛等,由於長期睡不好出現黑眼圈,甚至被誤認為在吸毒,因而起了想死的念頭,直到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醫師幫她手術,才又讓她重獲新生。
術後3~6個月不提重物

頸椎退化有別於運動或感覺神經壓迫,在開刀後有些症狀不會立即獲得改善,需經過時間耐心調養、保養,急不得。簡瑞騰醫師建議3~6個月,甚至一年當中,包括不能搬重物、手高舉、動作太大或粗重工作等,才能避免神經在復原中再度受到傷害。 
杯子拿不到一分鐘手就痠痛

另一位36歲鍾小姐也是因騎機車被撞後,導致頸部損傷,當時未做開刀治療,直到2年前因工作常需搬重物及久站,後頸開始覺得很緊,好似被人用手一把抓住的感覺,向前向後仰及轉左側脖子都會痛,每當痛起來就會出現胸悶及呼吸困難,甚至拿杯子不到一分鐘手就開始痠痛,長期失眠,工作無法集中精神,四處求醫、做檢查卻找不到病因,直到簡瑞騰醫師用心幫她查出頸椎第5~6椎間盤退化併神經壓迫,終於在手術後恢復正常生活。
保守治療若無效 可採手術除症狀

現代低頭族、3C族導致長期姿勢不良,患有頸椎退化的人也跟著變多。簡瑞騰醫師表示,頸椎退化引起的症狀多樣,除常見肩頸痠痛外,還會伴隨牙痛、半邊臉痛、喉嚨有異物感或吞嚥不適。由於引發的症狀不典型,常讓病人無助不知該看哪一科,甚至被當成身心病人處理,而頸椎壓迫引起的自律神經失調,初期以藥物、復健牽引、配掛頸圈、交感神經節阻斷術等保守性治療為主,如果無明顯療效,可透過手術將退化突出的頸椎椎間盤切除,再進行椎體間融合術,解除患者長年痼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時真的撐不下去了,每天都逼自己讀完大學,但腦中都是痛苦的想法,明明是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上課,都悶到沒辦法去,也唸不下書,更怕被發現。」一位憂鬱症患者描述著過去的抑鬱症狀,這並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應能做到的事困難重重。難以了解精神疾患...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林彥君報導全台疫情肆虐,為防堵疫情,學校停課、居家辦公持續進行,因此待在家中的時間也變得更長,導致活動力也跟著下降,進而影響排便問題。對此,營養師分享8種幫助腸道淨化的食物,提供給民眾參考,同時也能打擊便祕型肥胖。營養師朱瑞君在臉書粉專「輕鬆瘦營養師 朱瑞君」發文分享,疫情活動減少、久坐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前副總統、公衛專家陳建仁在臉書貼文,要在6月14日端午節前壓制疫情相當困難,未來如果單日新增病例數降至100以下,且8月底能有1,000萬人接種疫苗,那時就可以稍微放鬆心情。 陳建仁5日在臉書提到,疫苗研發製造完成後,就要進入動物實驗,觀察接種疫苗的...

閱讀詳情 »

2021.06.10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0日為止,已經有361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