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頸部出現不明腫塊 恐是鱗狀上皮癌

頸部出現不明腫塊 恐是鱗狀上皮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頸部腫塊主要是因發炎反應導致,通常良性的淋巴腺炎會感到疼痛感,約二至三週內就會慢慢變小且消失,但要注意,大部分因癌症轉移至頸部所導致的腫塊,並不會出現疼痛,可別輕忽嚴重性;國軍台中總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賴文森指出,尤其曾接觸過菸、酒、檳榔等民眾屬於高危險族群,因此脖子若出現不明腫塊,應盡快就醫檢查。

50歲男下巴出現腫瘤 竟是口腔癌惹禍

一名約50歲王姓男子,雖已經戒菸、戒檳榔4、5年,但日前卻發現自己右側下巴出現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雖沒有疼痛感,但經太太建議下赴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經切片檢查發現為轉移性鱗狀上皮癌,進一步接受相關分期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賴文森醫師表示,第四期口腔癌得透過癌症廣泛切除手術和缺損重建,以及手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放射線治療,療程至少3個月,5年存活率則約50%。

拔牙後牙齦腫脹 原來是鱗狀上皮癌

賴文森醫師進一步解釋,王姓患者在進行頭頸部理學檢查時,發現右側上牙齦的黏膜有糜爛樣現象,詢問之下才了解,原來患者一個月前曾接受拔牙,但拔牙後,不僅牙齦出現腫脹不適,就連其他牙齒也有鬆動的情況出現,經後續切片檢查,才證實原來是鱗狀上皮癌所導致。

預防勝於治療 戒菸酒降低罹癌率

因此若發現異常的頸部腫塊時,包括摸起來硬梆梆,且越長越大,甚至出現單邊不對稱等情況,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賴文森醫師提醒,早期檢查且正確治療,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提高治癒率,但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及早戒除菸、酒等不良習慣,就能有效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73歲獨居嬤晚期肺腺癌 口服標靶接力治療變身樂活高齡癌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情不夠濃,巧克力便無法香純滑口 我賣的是夢想和小小的慰藉,我的出發點甜蜜而無害。」 這部電影吸引人原因, 除了卡司強大(茱麗葉•畢諾許、強尼•戴普、茱蒂•丹契), 配樂也是一流, 雖然15年前的拍攝技術也許無法與現在相提並論, 不過因為有巧克力貫串故事主軸, (其實是...

閱讀詳情 »

人們對於美的定義一直在變,但是減肥的話題卻從來不會過時。很多人都覺得,只要自己瘦下來,一定會變得非常美,但是如何變瘦卻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大部分人會選擇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節食,但是不健康的節食帶來的後果卻不堪設想。   ▼這個15歲的女孩本來體型勻稱,她紀錄了自己節食減肥的過程,也讓大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肉乾、蜜餞、餅乾、糖果等,都是過年不可或缺 的零食,尤其過年的零食色彩更五顏六色,增添不少喜氣;不過,醫師提醒,選購零食要注意顏色是否過度鮮豔,以免食用色素過多,恐引發小朋友過動、過敏,甚至有致癌疑慮。過年期間,不論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或是與來訪的親朋好友,一邊閒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每到農曆過年,年糕、湯圓和零食都成為受歡迎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卻常常殺人於無形,尤其對於吞嚥較為困難的嬰兒和老人更要注意,以免發生食物梗塞造成窒息的狀況。臺中慈濟醫院急診主任黃正金表示,為以防萬一,建議每個人都應學習哈姆立克法,當身邊有人噎到時,可立即搶救;若是自己噎到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