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關節炎易有肌少症 伸展運動可防範

類風濕關節炎易有肌少症 伸展運動可防範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66歲的張姓婦人20多年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關節逐漸變形造成行動受限,不僅肌肉萎縮,關節也逐漸變大,看起來就像關節上有一顆小饅頭。不但體重下滑,關節發炎疼痛,甚至因為行動上限制導致合併肌少症,晨起也會因為關節僵硬而甚麼都無法做,甚至連連上廁所都需要家人抱。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利用每日伸展運動減緩肌少症的發生。

類風濕關節炎會侵犯全身大小關節

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屬於一種發炎性疾病,主要侵犯全身周邊大小關節,讓整個身體變得比較虛弱。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年齡約在35歲到50歲,以女性為主要好發族群。

每天2-3次伸展運動 增加肌肉力量

不只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只要年紀大了以後都容易出現肌少症,胡宗慶主任建議,患者在家利用毛巾、繩子、彈力繩等工具,做簡單的伸展運動,每天至少做2-3次,每次維持15-30秒、重複2-4次,每天持續做,將能把緊繃的肌肉達到不錯的伸展效果、也能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少症的發生。

胡宗慶主任表示,如果初期有發現對稱性的關節出現疼痛、僵硬等情形,且持續關節疼痛6週以上,同時有自體免疫家族史,就要高度懷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盡早到醫院尋求免疫風濕科診治,避免延誤病情。(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1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過去1年是否曾跌倒、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或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如果有的話,要小心可能是衰弱的徵兆!除此之外,有失智症、憂鬱症、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的長者,也容易有衰弱的風險,若能提早發現家中長者健康異常的狀態,盡快尋求社區資源的幫助,才能夠預防及延緩衰弱情形的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您知道哪家醫院最賺錢嗎?健保署公布107年醫院財報,林口長庚醫院年賺78億元蟬聯最賺錢醫院,不過,就純醫務結餘方面,卻是虧損近4億元。而輔大醫院則虧損5.57億元,在醫療醫務結餘上,為最賠錢的醫院。 根據統計,107年領取健保費逾2億元醫療院所共217家,包括:19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聽說過抗生素能消炎止痛嗎?根據食藥署指出,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兩者不應混為一談。食藥署食品安全週報解釋,消炎藥主要是能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或類固醇等藥物,至於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臨床上又指抗細菌抗生素,藉由抗生素能有效殺死或抑制細菌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