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顫抖、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顫抖 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

雙手不明原因出現顫抖、四肢無力、常常跌倒,要注意可能罹患難治癒的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一項嚴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除了規律用藥,亦需要保持運動習慣、營養均衡、良好的睡眠品質。

巴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哪裡不同?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指出,巴金森氏症3大症狀為動作慢、肌肉僵硬和放鬆時不自主顫抖,後期有三分之一會併發失智症。他分享,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雖同屬大腦神經退化疾病,但病因和表現的特徵不同:

阿茲海默症與大腦顳葉中的神經纖維糾結,或類澱粉蛋白攻擊大腦皮質和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最先的症狀是記憶缺損、個性改變並容易迷路,後期才會有動作障礙。

但巴金森氏症中腦的基底核,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造成各種活動障礙,後期才會併發失智症。失智症有多種類型,醫師首要透過詢問詳細的病史,了解病患的失智類型,給予最合適的醫療處方。

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 中3項需就醫診斷
可留意自己或家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出現以下特徵,有超過3項以上就要留意,可能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需進一步至醫院診斷:

1. 手在放鬆休息時會出現顫抖
2. 走路時手不會擺動
3. 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
4. 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
5. 步伐小、常跌倒
6. 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7. 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
8. 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
9. 音調變小或沙啞
10. 寫字變慢字體變小

膽固醇指數影響失智機率
邱百誼表示,近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除了高齡化趨勢所致之外,根據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也是原因之一。膽固醇是腦部與神經連結的主要成分,過低會傷害大腦,增加失智風險。因膽固醇為重要的脂質類分子,在身體中被用來保護細胞膜的強度及流動性,它也是每個細胞製造細胞膜所需要的原料;當陽光曬到皮膚,皮下的膽固醇會轉變成身體所需的維他命D。

邱百誼強調,足夠的營養和維繫剛剛好的總膽固醇,可降低罹患失智的機會。雖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血管動脈硬化有關,但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太高或太低對身體都有不好的影響,建議總膽固醇指數維持在160~220;低密度膽固醇維持在80~140。

老藥促腦神經新生 台灣研究獲專利
依中山醫學大學教授何應瑞研究發現,一個已經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在台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醫師團隊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吃中藥調身體,湯藥該怎麼煎煮才好?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若是自行在家煎煮中藥者,最好先用清水沖洗藥材,再用冷水浸泡,最後再以砂鍋、陶鍋、瓷鍋等導熱均勻、蓄熱性強的鍋子來煎煮藥材,煮藥時須留意避免使用生鐵鍋或銅鍋熬藥,以免鐵銅等金屬成分與中藥材發生化學反應喲!  不少人會在家熬煮中藥材來調理身體,但...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喝咖啡對健康有一系列的積極作用,如延長壽命,降低抑鬱症、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病發率。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喝咖啡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每日喝兩杯或更多咖啡可能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本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朱晶晶博士說,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吸煙的人很有可能也嗜茶或咖啡,所以在...

閱讀詳情 »

對長年辛苦家務或是必須兼顧事業的女性而言,健康永遠是最重要又難以顧及的事。悠適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正倫指出,家庭主婦通常由於家務繁忙、帶小孩、顧長輩,經常惹出一身「職業病」,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而各種病痛都有關鍵治療期,千萬別隱忍,及早治療相對較快恢復,也避免生活品質下降,甚至走向動刀一途。 &nbs...

閱讀詳情 »

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去年台灣曾經傳出麻疹群聚感染事件,一度傳出疫苗短缺。今年國內、外的麻疹疫情有升溫趨勢,醫師建議,前往疫區國家或常接觸相關人員的高危險族群,可優先接種疫苗。 近來,日本、韓國、香港、澳門、菲律賓等國家傳出麻疹病例增加,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