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顫抖、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顫抖 常跌倒?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中3項就需注意

雙手不明原因出現顫抖、四肢無力、常常跌倒,要注意可能罹患難治癒的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一項嚴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除了規律用藥,亦需要保持運動習慣、營養均衡、良好的睡眠品質。

巴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哪裡不同?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指出,巴金森氏症3大症狀為動作慢、肌肉僵硬和放鬆時不自主顫抖,後期有三分之一會併發失智症。他分享,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雖同屬大腦神經退化疾病,但病因和表現的特徵不同:

阿茲海默症與大腦顳葉中的神經纖維糾結,或類澱粉蛋白攻擊大腦皮質和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最先的症狀是記憶缺損、個性改變並容易迷路,後期才會有動作障礙。

但巴金森氏症中腦的基底核,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造成各種活動障礙,後期才會併發失智症。失智症有多種類型,醫師首要透過詢問詳細的病史,了解病患的失智類型,給予最合適的醫療處方。

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 中3項需就醫診斷
可留意自己或家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出現以下特徵,有超過3項以上就要留意,可能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需進一步至醫院診斷:

1. 手在放鬆休息時會出現顫抖
2. 走路時手不會擺動
3. 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
4. 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
5. 步伐小、常跌倒
6. 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7. 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
8. 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
9. 音調變小或沙啞
10. 寫字變慢字體變小

膽固醇指數影響失智機率
邱百誼表示,近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除了高齡化趨勢所致之外,根據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也是原因之一。膽固醇是腦部與神經連結的主要成分,過低會傷害大腦,增加失智風險。因膽固醇為重要的脂質類分子,在身體中被用來保護細胞膜的強度及流動性,它也是每個細胞製造細胞膜所需要的原料;當陽光曬到皮膚,皮下的膽固醇會轉變成身體所需的維他命D。

邱百誼強調,足夠的營養和維繫剛剛好的總膽固醇,可降低罹患失智的機會。雖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血管動脈硬化有關,但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太高或太低對身體都有不好的影響,建議總膽固醇指數維持在160~220;低密度膽固醇維持在80~140。

老藥促腦神經新生 台灣研究獲專利
依中山醫學大學教授何應瑞研究發現,一個已經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在台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醫師團隊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寶寶長牙雖不會發燒,但的確可能會讓寶寶躁動不安,該如何才能緩解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寶寶長牙時口腔會有些腫脹、不舒服都是症狀的狀況,建議可讓孩子咬固齒器、奶嘴或是給予較有口感的副食品,讓寶寶能咬咬東西,就有助舒緩長牙期間的不適。  寶寶長牙時,牙齦常會腫腫的,甚至有些疼痛,也造成寶寶情緒不安、...

閱讀詳情 »

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喝牛奶時會出現腹痛、腹瀉等腸道不適症狀,那可以改喝優酪乳或優格飲嗎?鮮乳坊鄭玉婕營養師指出,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喝鮮乳會有腸道不適症狀,主要是因為身體無法消化乳糖所致;然而,優酪乳或優格飲在發酵過程中,牛乳中部分乳糖會轉化為乳酸,可減緩身體消化乳糖的負擔,故適合乳糖不耐症的民眾食用。  ...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天然補品可能看起來是百利而無一害,但密歇根州的一名婦女用自己的親生經歷證明,這並不是真相—她在服用紅麴米補充劑後突然出現了嚴重的肝損傷症狀。 這名64歲的女子最近去看了醫生,被告知膽固醇水平很高。他汀類藥物是用來降低膽固醇的常用藥物,但此女子考慮到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轉...

閱讀詳情 »

▲台灣超過6成家長表示與孩子談到「性」主題有困難。(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青春期孩子,不少家長最困擾不知如何與青少年談愛說性,國健署最新調查,國內就有超過6成家長有此困難;甚至有媽媽發現國中生的女兒交了男網友,對方卻不時傳送來色情照片及訊息,不知道如何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