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加熱吃當心腸胃炎上身! 專家授防範原則

食物加熱吃當心腸胃炎上身! 專家授防範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嘉榮急診室出現家中1人上吐下瀉,或腹痛就醫,之後其他人也出現一樣症狀,就醫的狀況增加,原來是傳染性腸胃炎惹的禍。嘉榮副院長蔡政翰表示,經了解大多因過年期間聚餐,或食用重複加熱的食物導致腸胃炎,還有出現年長者因味覺較差,食物變質仍不知,於烹煮食用後不久即腹痛而就醫的案例。

傳染性腸胃炎 口沫傳染因素居多

傳染性腸胃炎的傳染途徑,為口沫傳染,因疫情關係,民眾多有戴口罩、勤洗手的防疫好習慣,故今年春節因腸胃症狀至急診就醫的病患減少。

蔡政翰副院長表示,腸胃炎可分為傳染性及非傳染性的腸胃炎,其中傳染性腸胃炎又區分為因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入侵人體產生的病毒性腸胃炎;或因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汙染食物致病的細菌性腸胃炎,兩者皆會有腹痛、腹瀉症狀,嚴重甚至有發燒、脫水、嘔吐、無力的情形發生,遇到上述症狀患者應多補充水分、電解質、讓腸胃休息避免油膩刺激或容易脹氣的食物,並盡速就醫。

聚餐用公筷  食物新鮮吃

蔡政翰副院長提醒,食物應要「新鮮吃」、食品應以「充分但不重複加熱」為原則。因傳染性腸胃炎乃以口沫傳染,故建議家中備餐的人要勤洗手,及處理食材或享煮時,戴口罩或不交談,同桌共食使用「公筷母匙」;餵食幼童,若食物較大較硬,大人勿咀嚼後餵食,可以煮久一點或以食物剪刀處理過,再餵食幼兒。

家中1人罹患 恐全家遭殃

此外,若家中已有人被診斷出有傳染性的腸胃炎,建議與家人互動時要載口罩,徹底杜絕各種感染型腸胃炎的傳播途徑;避免家中1人罹患傳染性腸胃炎,全家被感染的狀況發生。

【延伸閱讀】

【半夜肚子痛1】急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

早上老是倦怠想睡? 6招喚醒身心 連咖啡都不用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五月初,當時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化名)因為家人洗澡時摸到上腹部有凸起的腫塊,進而被發現了肝臟腫瘤。在中國醫藥大學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力合作之下,完成腹腔鏡肝腫瘤切除手術,為台灣兒童外科領域開創嶄新一頁。 先進行化學藥物治療 從小寶的血中胎兒蛋白升高,加上經電腦斷層導引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北市藥師公會關懷弱勢族群,深刻認為「藥師」應以自身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回饋社會,透過公益活動更能體現濟弱之精神。長期捐助經費及物資予育幼院、安養院等社福團體,以具體的行動傳遞關懷;並與社區藥局一齊宣導,於105年10月22日共同與台灣預防保健協會舉辦「愛心血,溫馨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乾癬患者的皮膚有紅斑,並伴隨脫屑,不少民眾認為罹患乾癬的原因是生活不衛生、不乾淨,一旦接觸就可能傳染,致使患者到游泳池、去泡湯,常遭言語或肢體上的羞辱。10月29日是世界乾癬日,國內將首度舉辦以乾癬為主題的音樂會,期望消除社會的偏見與歧視。 全台有11萬乾癬病友 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愛滋年輕化!疾管署公布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國內通報新增愛滋病毒感染者共1789人,其中15至24歲感染者占了將近3成。醫師指出,有別過去愛滋感染者年齡多為30到35歲,近年不到30歲的愛滋感染者,已達總數一半,顯示愛滋感染族群有年輕化趨勢。 新增千名愛滋感染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