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吞不進吐出來 食道弛緩不能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9歲女性,13年來都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吃東西、喝水時,喉嚨都有卡卡的感覺,有時食物會吞不進去而吐出來,甚至噴出來,導致她不敢與朋友外出吃飯,也曾2個月連房門都不出,嚴重影響社交活動,讓她困擾不已,雖然就醫多次,最後才發現為食道弛緩不能症。

收治病患的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指出,該患者經檢查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建議立即接受治療,但進一步了解發現,原來患者年輕時體重達98公斤,而進行胃食道減重手術,造成嚴重的組織沾黏現象,若接受傳統胸腔及腹腔手術,恐併發胃穿孔、肺炎風險,甚至需要再次接受手術。

經過醫療團隊討論,決定透過「經口內視鏡進行食道肌肉切開手術」(POEM)治療病患。李章銘指出,手術利用內視鏡操作,在食道黏膜下進行環狀肌肉切開,可避開嚴重沾黏、狹窄的部位,且完全沒有傷口,患者在術後第3天即可吃流質食物,第5天出院已完全恢復正常。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賴鴻緒提到,2年前院內開始執行POEM,用於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到目前為止,累積的臨床經驗顯示,此方法可望取代傳統手術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而對其他食道的良性腫瘤,也能同樣提供有效的治療途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13

相關推薦

    眼干澀:缺少維生素A,胡蘿卜素口臭:缺維生素B6、鋅。牙齒不堅固:缺維生素A、鈣、鐵。唇干燥、脫皮:缺維生素A、B2。貧血、手腳發涼:缺維生素B6、鐵葉酸。易疲勞、精力差:缺維生素B1、B2、B6。脫發過多、頭皮屑過多:缺維生素A、B6、鋅、鈣。1、嘴破、口角炎:缺乏維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造成消化性潰瘍的因素較多樣化,包括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藥物、情緒壓力、菸酒、食物、胃酸分泌過多等,其中像是長期服用阿斯匹林、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類固醇等藥物,也可能埋下誘發潰瘍的危險因子。尤其老人家常出現關節痠痛或是心血管疾病等,必須長期服用相關消炎藥等,但因胃黏膜保護機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62歲老翁,出現吞嚥時喉嚨作痛的現象,且持續三個月以上,雖至各診所看診,但仍無法復原,直到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後咽壁有黃色疣狀突狀物,透過局部麻醉後切除腫瘤,化驗證實為放射菌所導致。這名老翁透過服用盤尼西林類抗生素長達一星期後,已逐漸恢復,且持續接受定期追蹤;安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2012年世界糖尿病聯盟統計顯示,在台灣,罹患糖尿病人口約8.55%,約200萬人,但其中卻不到10%的患者達到血壓、血糖以及血脂的標準;南投開業診所醫師陳宏麟指出,一旦糖尿病控制不良,就恐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不得輕忽嚴重性。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衰竭、心血管疾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