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無法下嚥 竟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38歲男性,三年多來常有食不下嚥的現象,甚至難以吞下口,起初症狀輕微,卻漸漸演變成硬吞下去卻又吐出來的情況;經由就醫,以胃鏡及上消化道攝影等檢查後,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

彰濱秀傳醫院內視鏡室主任陳忠宏指出,導致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原因,目前仍尚未確定,屬於罕見疾病,症狀多是食道在吞嚥時沒有正常蠕動、下食道括約肌無法放鬆等現象;通常患者食道腸肌層神經叢中的副交感神經節細胞會逐漸減少,促使吞嚥時,食道無法放鬆。

主任陳忠宏進一步說明,治療上,從過去傳統開刀手術,到內視鏡氣球擴張術、胸腔鏡賁門肌肉切開術等方式,目前已發展至透過口腔進入食道的內視鏡治療,術後不但沒有傷口,患者也能減少手術疼痛,手術平均約1個小時,成功率較以往手術治療來的高。

雖然仍有少數患者接受內視鏡手術需要輸血,但術後約99%以上的患者症狀都能有效改善;陳忠宏呼籲,透過內視鏡治療,患者接受度較高,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也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多外食,許多家庭平時在家不開伙,過年更不會特地煮一桌年菜,有的家庭則是貪圖方便,紛紛外帶或網購年菜食用;不過,營養師指出,坊間的年菜大部分是肉多菜少,且通常過於油膩、鹽份高,對人體健康不好,建議食用前可先將油脂撈出,並加入大量蔬菜,吃外帶年菜也能健康無負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飲食吃重鹹,會導致體內鈉離子太多,並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而容易水腫;醫師指出,飯後一碗綠豆湯、薏仁湯或紅豆湯當做甜點,不但能夠清熱、解毒,同時可健脾、利尿,進而達到去水腫的功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劉佳祐表示,綠豆中含有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人體內膽固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春節連續假期難免大吃大喝,除了發胖外,也可能會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脹、胃酸過多、拉肚子、便秘等問題。醫師建議,如果真的很不舒服,除了可吞胃藥減輕不適症狀外,透過穴位按摩,也能緩和症狀,若再搭配爽口的洛神烏梅湯,便可促進腸胃消化吸收、去除肚子裡的肥油,健康快樂過好年。花蓮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守歲是中國人的過年習俗,有人熬夜看電視、有人通宵打麻將,還有人徹夜打電動,讓靈魂之窗備受損傷;中醫師廖婉絨傳授一套護眼的穴位按摩法,透過簡單的動作,達到舒筋養目、消除眼睛疲勞的功效。護眼穴位按摩法步驟為,首先將雙手搓熱,手掌按住雙眼,同時閉起眼睛休息約1分鐘,接著以手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