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藥署公布 台灣疫苗緊急授權審查標準

食藥署公布 台灣疫苗緊急授權審查標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疫苗緊急授權審查標準公布了!食藥署表示,為研訂國內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的技術性資料要求、審查標準及疫苗研發策略等議題,食藥署自109年起邀請國內臨床、統計、藥毒理、製造研發及公衛等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召開數次專家會議,專家意見皆具有獨立性及專業性。食藥署透過參考綜整專家意見,擬定COVID-19疫苗的審查標準及相關策略。

食藥署強調,雖然緊急使用授權的目的係為滿足緊急公衛需求,但在審查的考量上與傳統藥品查驗登記基本精神相同,以風險利益評估做為主要審查方針,需在疫苗產品可提供充分的品質確保及初步療效安全性證據的前提下,評估可否供國人使用。

訂定COVID-19疫苗EUA審查標準

食藥署公布 台灣疫苗緊急授權審查標準

1.應檢附資料要求

為因應瞬息萬變的疫情趨勢,食藥署已於109年10月召開專家會議研商COVID-19疫苗EUA的審查標準,並參考美國 FDA 於109年10月發布的COVID-19疫苗緊急授權使用指引,訂定「COVID-19疫苗於臺灣取得EUA應具備之技術性資料要求」,為能及時取得安全有效的疫苗預作準備。疫苗廠商申請EUA時,必須檢附疫苗產品的化學製造管制資料、動物試驗資料,以及執行過的所有人體臨床試驗與風險效益評估報告。

2.安全性評估標準

所附臨床試驗報告需有接種試驗疫苗受試者至少3000人於接種最後一劑疫苗後至少追蹤1個月,且所有受試者於接種最後一劑疫苗後追蹤時間中位數至2個月的累積安全性資料,並須包含65歲以上特殊族群之試驗結果。

3.療效評估標準

針對療效評估部分,考量臺灣與美國疫情差異,難以直接在我國執行大規模疫苗療效驗證試驗,食藥署於年初即開始思考如何支持國產疫苗療效,為此,食藥署於第一批AZ疫苗在三月於國內開始接種時,委託部立醫院執行研究計畫,蒐集200位國人接種AZ疫苗之免疫原性結果作為外部對照組,並於五月初起陸續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商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採用免疫原性(中和抗體)作為替代療效指標,衡量國產疫苗誘發產生的免疫原性結果是否與國人接種國外已核准EUA的疫苗相當,作為支持國產疫苗療效的佐證。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所得中和抗體效價必須證明不劣於AZ疫苗。國產疫苗和AZ疫苗所有檢體皆由同一個實驗室採用相同方式檢驗,檢驗方法亦以國際標準品共同標定。

食藥署公布 台灣疫苗緊急授權審查標準

食藥署訂定之相關技術性資料要求,均已提供有意研發COVID-19的疫苗廠商做為依循。

食藥署申明,食藥署作為我國藥品審查的最高主管機關,捍衛全體國人的健康及用藥安全是本署始終不變的堅持,秉持為國人用藥權益把關的原則,對於國產疫苗的製程管控、藥毒理試驗及臨床試驗結果皆會進行嚴謹審查,並經過專家會議審查共識,且需在緊急公衛的需求下,確認疫苗的使用效益大於風險,才會核准緊急授權使用。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傳統習俗農曆新年期間,離鄉的兄弟姊妹都要回老家拜年,不免送禮、包紅包,感謝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根據心理師臨床觀察發現,手足間可能出現禮物、紅包比大小的情形,讓不少民眾回鄉壓力倍增,建議先用電話詢問,以免到時場面難堪。「每年過年送禮、包紅包,都是最頭痛的事情。」中華民國臨床...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入秋後,身邊的很多人都感冒了,除了吃藥、輸液, 病人經常被醫生囑咐一句:「多喝點熱水!」,為什麼醫生總叫你多喝水?多喝水有什麼好處?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下面就詳細為您說說多喝水的好處有哪些。 如果醫院讓你吊針,你還沒有超過六十歲,請儘量跟醫生說N0!瞭解人體從打噴涕到癌症的9個步驟,真...

閱讀詳情 »

有人認為便秘並不是病,不用特意的治療。可是你錯了,便秘它的危害是巨大的。人體的腸道有10米之長,並且佈滿了褶皺,日常中一般性的排便並不能使腸內的食物殘渣乾淨的排光,總有一些殘渣會存留在腸內。這些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乾結起來,產生出黑色、惡臭、有毒的物質,牢牢的粘在腸壁上。這時這些乾結的物質的危害越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