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沒有壞的食物,只有壞的吃法。為了讓我們的飲食習慣更健康,學會這些飯後的小招讓你吃保吃好不發胖,對於愛美的你來說一定很重要!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吃燒烤後吃根香蕉(圖片來源:資料圖)

吃燒烤後吃根香蕉

燒烤類食品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等致癌物。

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係博士芮莉莉表示,最新研究發現,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並芘的致癌作用,有保護胃腸的功能。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圖片來源:資料圖)

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

芮莉莉介紹說,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膩食物較多,喝杯糖分低、纖維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大有裨益。

芹菜中的纖維素可以幫助帶走部分脂肪。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吃火鍋後喝點酸奶(圖片來源:資料圖)

吃火鍋後喝點酸奶

火鍋湯溫度高,配料鹹辣,對胃腸的刺激大。吃火鍋後喝點酸奶,可以有效保護胃腸道黏膜。

此外,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抑制腐敗菌的生長。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圖片來源:資料圖)

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

消化不良,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

大麥中的尿囊素和橘皮中的揮髮油,可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很有好處。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吃方便麵後吃水果(圖片來源:資料圖)

吃方便麵後吃水果

進食方便麵後吃一點水果,如蘋果、草莓、橙子、獼猴桃等,可以有效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

此外,提倡煮食方便麵。煮後的麵條更柔軟,有利於腸道吸收水分,幫助消化。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圖片來源:資料圖)

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

蟹肉屬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後可能引發胃痛、腹瀉、嘔吐等。

吃蟹後喝一杯性溫的生薑紅糖水,能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飯後七個好習慣 吃飽吃好不發胖

潤肺止咳,飯後吃個柿子(圖片來源:資料圖)

潤肺止咳,飯後吃個柿子

柿子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功效,對於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說,是理想的保健水果之一。

但柿子不能空腹吃,其中的鞣酸成分易在胃中形成結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疫情趨緩,如何讓外籍學生返台?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15日表示,除了針對各國家疫情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高低逐步返台,也可實施抗體/抗原檢測,發行免疫護照,檢測無虞再返台,可以把風險減至零個案。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則指出,此模式學生或許不用隔離14天,減少社會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又發出警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即將再爆發一波新高峰,現在只要打開電視,新聞幾乎都在播報每日確診及死亡人數,以及確診患者的活動足跡等,讓人不免心情擔憂。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在門診觀察發現,因為壓力大、焦慮心情造成耳鳴新發及惡化的患者越來越多,日前就有1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端午佳節除了划龍舟,最應景莫過於「吃粽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售粽子多以糯米製成,且使用高油脂五花肉食材,不僅纖維質含量少,熱量更高達500至600卡,以體重50公斤者為例,需要健走120分鐘(約30圈操場)才能消耗熱量。健康養身粽 美味少負擔為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5歲的張先生,20歲就罹患乾癬,35歲時,卻開始有關節腫痛的困擾,後來才發現竟是乾癬性關節炎,髖部、腰部、手腳踝關節都接連腫痛,甚至痛到無法翻身起床,痛苦不已。試過多種方式治療後,目前使用生物製劑控制,但仍有部分熱脹腫痛的情形,期待往後能有新的治療選項,減少不適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