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生不養病 中西藥併服要注意

養生不養病 中西藥併服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隨著中醫養生熱的興起,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以中草藥來調理或治療身體疾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4以上的人口,曾經嘗試或仰賴中草藥來治病,而在台灣約有66%經常性使用中藥,並佔門診健保使用頻率的15%。

中西藥併用治療疾病相當普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柯閎仁表示,中藥給人的觀念就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部分民眾在接受西藥治療的同時,也會求助於中醫以中草藥治療或藉由天然草藥所做的健康食品,來加強對病情改善,所以中西藥併用治療疾病在臨床上已相當普遍。

中藥與西藥的併用,或許可以提高療效,但也可能會產生非預期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大多數的中草藥缺乏有效性、安全性的科學資訊,可以提供給醫事人員作為臨床上用藥安全把關的指標,造成民眾因中西藥併服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

5撇步養生不養病

併服人參與口服降血糖藥物會造成低血糖,導致腦病變損傷病情加重,銀杏與抗凝血藥併用,會增加手術後傷口出血的風險,同時服用紅麴與Statin類降膽固醇藥,則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的發生率,中藥也可能會降低西藥的藥效,如:牡蠣、石膏、龍骨會減少抗生素而影響其療效,藥物造成的交互作用,提供5撇步讓大家能養生不養病:

1)看診時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有在使用的中西處方藥、成藥及健康保健食品。

2)不要合併使用治療相同症狀的中西藥,以避免重複用藥。

3)同時服用中西藥時,應至少間隔1至2小時讓胃得以排空,以避免2者在胃部混合。

4)可利用衛福部所提供的「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獲得相關資訊。

5)出現任何不適症狀,請立即與醫師或藥師聯絡得到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比起過度節食、服用減肥藥等激烈的減重方法,最近168斷食法在瘦身相當熱門,而所謂「168斷食法」,是指1天中16小時斷食、8小時進食的概念。原理在於利用禁食的時間讓身體內肝醣、葡萄糖用完後,接著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其他如186斷食法、52斷食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1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民防疫戴口罩,冬季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但小兒科醫師發現小兒腸胃炎卻增加了!因此,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安全。戴口罩呼吸道感染發生率降 腸胃炎患者反增加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觀察,往年每到冬季,來看診的十個病童,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近六位。今年最特別的是,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2歲半的小涵(化名)因持續兩三日的發燒,且不願開口說話、進食,被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深頸部後咽腔膿瘍壓迫所致,經小兒部張雲傑醫師診斷需盡快動手術,並立刻聯繫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做清創和引流,所幸小涵在術後恢復良好,日前已順利出院。 解析小兒急重症 後咽腔膿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張姓患者,過去有胃食道逆流的病史,三十年來排便頻繁,一天至少4次,多則8次,大便水樣且有黏液,伴隨肛門灼熱,排便急有時忍耐不住,夏天症狀加重,情緒緊張會誘發腹痛且排便增加。大腸鏡檢查無異常情況,排除發炎性大腸炎、惡性腫瘤等疾病,西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腸躁症嚴重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