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餐餐吃太飽 小心骨鬆癡呆找上你

餐餐吃太飽 小心骨鬆癡呆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三餐只吃八分飽,養生又延壽嗎?但又有許多人都認為,每餐就是要吃得飽飽的才能長得好、睡得好。究竟每餐該吃多少才是最健康的呢?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肝膽胃腸科主任譚健民醫師表示,每個人維持身體運作的熱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 根據生理學研究,不論男女,年過30後每年所需的新陳代謝熱量會以百分之0.5的比率下降,舉例來說,一位70歲的人,其所需的熱量是30歲時的百分之80,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吃飯吃八分飽可養生的道理。 然而,許多人喜歡吃飽,甚至一不小心就吃太多,但其實吃太飽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不是只吃發胖而已。根據日本研究,大約有百分之3-4的老年癡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飲食過量的習慣,同時,研究也指出長期飽食者,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那麼,究竟要如何感覺到「八分飽」、什麼時候該放下筷子?由於人的飽足感無法被量化,因此,怎麼樣感覺到八分飽,也是大學問。醫師表示,當人體還沒有覺得有太多負擔,但對食物的「慾望」已大致下降,進食速度變慢,習慣性的還是想要張口吃東西,但如果這時候將食物收走,換個話題聊天或是開始進行其他動作時,想進食的慾望就會有所降低,就是到達八分飽之時。醫師建議,每餐吃適量即可,過飽過少都不好,最好是每餐有固定的吃飯時間,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393

相關推薦

強筋健骨要從日常飲食中一點一滴聰明吃,才是最佳選擇。究竟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對筋骨關節最好呢?對關節筋骨有保護作用的食物,主要可歸納為四大類,以下分別說明,提供給讀者參考:   減少關節發炎的食物 關節發炎就像是泥濘的馬路,當大車(壓力)路過時,將造成更大的破壞,使馬路結構更泥濘,可說是惡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親節即將到來!回首寶寶出生的那刻,相信許多人仍滿溢喜悅之情;但產後面臨的陰道鬆弛、漏尿和陰唇變黑等問題,卻是不少母親的難言之隱。如何欣喜面對新生寶寶的同時,自己仍舊享受「性」福時光?醫美診所院長何于甄醫師提供了以下三種建議,要讓婦女朋友無畏當媽,勇敢生娃!私密處手術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堅果是近年來頗受大眾喜愛的健康食材,喀滋的響脆聲及果仁獨特的香氣讓人不自覺吃下一整包。台北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邱淑娟醫師表示,堅果富含豐富的營養,但要注意食用的量不宜過量多,以免加重上火、痤瘡、失眠等症狀,提醒盡量選購天然原味的堅果,每日建議食用量為一手把為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印度新冠疫情近乎崩潰,國際媒體報導,過去24小時內新增約36.2萬名患者,死亡個案超過3,200人,WHO專家指出,疫情恐怕嚴重低估,實際感染總數恐達5.3億人,當地流行病毒,就是英國變異病毒與本土變異病毒,台灣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強調,國際疫情持續嚴重,希望民眾盡快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