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首打AZ疫苗1578名醫護「1人通報發燒」 東京奧運國手今接力開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首批AZ疫苗開打,昨一整天打下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3)日表示,截至今午最新統計,全台符合接種對象第一線醫護人員已打掉1578劑,至於外界最關注的副作用,迄今只有1例「非嚴重不良事件」通報,莊人祥說,只是屬於發燒及疲倦之類的非嚴重不良反應,外界不必過度擔心。

台灣首批到貨的11.6萬多劑AZ疫苗,昨第一波配送的4.5萬多劑全台同步開打,根據指揮中心今年統計各地方衛生局最新上傳資料,已接種1578劑。

莊人祥表示,相關數字指揮中心會每天更新、公布,目前也有超過千人參加指揮中心與HTC合作建置的「Taiwan V-Watch」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在接種疫苗後,定期回報自身健康狀況。

莊人祥說,第一天人數打得比較少一點,是因為這是新疫苗,醫院也在「試營運」概念,嘗試找出接種的SOP,尤其擔心接種後可能出現發燒等副作用,醫院也大多採分批施打方式,以觀察醫護人員後續有無副作用,也是第一天人少的原因,這兩天指揮中心會再看一下後續施打的情況,預估後面應會「加速」許多。

另一方面,指揮中心也證實,針對參與東京奧運的國手們,今天開始也會陸續安排開打疫苗。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強調,疫苗相關副作用可分為嚴重與非嚴重事件兩類,嚴重者指的是死亡或危及生命、造成住院或延長住院,甚至導致永久性傷殘等情況。

至於其餘常見可預期的副作用,林詠青說,包括發燒、接種部位腫痛、頭痛、疲倦等,則屬於非嚴重不良事件,這是因為刺激人體免疫反應的正常反應,可能出現腫痛、發燒等不舒服全身性的免疫反應,多喝水、多休息是一般性的建議,仍可正常作息。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男子機場發燒遭攔下 竟是今年首例「屈公病」闖台!關節痛是特徵

自費採陰在台工作近1個月 荷籍20多歲男性離台前才確診!接觸3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罹癌過了還需要健康檢查嗎?千萬不要讓迷思害了自己。門診就有一名女性十年前透過健檢發現早期乳癌,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一直定期到醫院回診,十年來回診皆無異狀,原本以為這樣規律的追蹤就能夠避免疾病上身,沒想到去年心血來潮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可疑的...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新竹縣為防範新北市林口爆發台灣首例牛結節疹疫情擴散, 4月16日立即成立牛結節疹災害應變中心,並奉代理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陳見賢副縣長當時指示,加強各項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牛結節疹預防注射工作,務必於三日內完成全縣牛隻免疫,本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超前部署在今(17日)宣布完成...

閱讀詳情 »

AZ疫苗接種打氣持續未見起色,部分醫院難以滿足一瓶疫苗施打10人規定,媒體報導,有專家建議應下修每瓶施打人數。針對此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說明,如果醫院當天只開一瓶,至少要有8人接種;如果為當天的最後一瓶,則至少要有6人接種。有條件下修每瓶疫苗施打人數。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2018年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14.05%,換句話說,每7人中便有1人是老人,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並且持續向超高齡社會發展。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藥劑科王瑛玫主任指出,當身邊老人有兩種以上慢性疾病時,應尋求各醫院整合門診,或請藥師評估建議,避免多處醫療院所藥物併用產生不良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