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齡長者「藥」小心 北榮新竹:注意潛在不當用藥風險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2018年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14.05%,換句話說,每7人中便有1人是老人,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並且持續向超高齡社會發展。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藥劑科王瑛玫主任指出,當身邊老人有兩種以上慢性疾病時,應尋求各醫院整合門診,或請藥師評估建議,避免多處醫療院所藥物併用產生不良反應與交互作用。

王瑛玫主任表示,高齡社會裡,老人患有多重慢性疾病,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顯示,有86.3%老人至少罹患 1 項慢性病,68.5%老人罹患2項慢性病,47.3%老人同時罹患3項或更多的慢性病,多重慢性疾病導致用藥的種類變多且複雜度增加,極易發生不當用藥問題,高齡用藥安全更顯重要。

王主任說,一般而言,如果老人服用5種以上的藥物,就可視為「多重用藥」。根據健保資料,台灣老人平均一年看診約27次,平均使用4.6種慢性用藥,約有4成老人使用5-9種藥品,有2成老人使用10種以上的藥品。隨著年紀增長,老年人身體對藥品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功能會產生變化,伴隨視力、聽力、記憶力逐漸衰退,多重用藥現象會帶來藥品取用錯誤、服用方式錯誤、產生藥物不良反應或藥物交互作用,以及重複用藥等「潛在不當用藥」風險。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藥劑科黃宇君藥師說明,所謂「潛在不當用藥」,就是指雖然藥物處方符合病情,但藥物服用時副作用的風險高於治療的益處。美國老年醫學會對高齡患者的用藥指引,明確列出老人易產生藥物不良反應之藥物,以及這些藥物隱藏之潛在風險,包括抗膽鹼副作用、心血管風險、電解質異常、引起跌倒骨折、產生認知障礙、造成腸胃道出血、以及引發低血糖症狀等。

黃宇君藥師表示,若多重用藥又未正確使用藥物則易產生危險,例如治療鼻塞與過敏的抗組織胺藥物具有鎮靜效果,當與治療失眠、憂鬱症的鎮靜安眠藥併用時易引起老人產生嗜睡;治療關節疼痛常用的鎮痛劑易造成老人胃部不適甚至出血;心衰竭常用的毛地黃製劑則易因忘記或重複服用造成疾病惡化等。法國一項研究亦指出,65歲以上老人經常發生藥品適應症、副作用、肝腎功能調整劑量與順從性等問題,大約有7成醫師會接受藥師建議更改處方。

王瑛玫主任表示,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藥劑科設有高齡友善愛心諮詢台,提供民眾用藥整合諮詢服務,每月於門診候藥大廳舉辦各種主題用藥安全講座,歡迎民眾前來互動獲取正確用藥觀念;每年則針對醫事人員舉辦高齡用藥安全講座,同時進行專業端與民眾端雙向用藥教育,希望透過跨領域團隊合作與病人參與,提升高齡用藥安全。

 

相關推薦

【台北訊】近日南台灣持續高溫且有間歇性降雨,病媒蚊活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指出本土登革熱疫情風險提升。《公視主題之夜》節目特別安排於6月3日週五晚間十時,首播紀錄片《要命的蚊子》(Mosquito Alarm),探討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白線斑蚊、埃及病媒蚊的「全球化」現象,以及人類與蚊子的攻防大...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下同 警告:穿海綿製內衣=慢性自殺,不但殺了自己還殺了孩子與老公   你知道海綿製內衣的危害嗎? 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都是胸罩惹的禍 專家警告:白天穿海綿製內衣比不穿內衣 危害大20倍,晚上穿海綿製內衣比不穿內衣危害大120倍!乳房和人的皮膚一樣是需要呼吸的,海綿...

閱讀詳情 »

研究證明,青蘋果的味道可以幫助消除焦慮情緒,使精神壓抑者變得輕鬆愉快,壓抑感消失。另有研究發現,聞蘋果的味道可以緩解受試者的頭痛。研究者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蘋果的味道可以使人的頭頸部肌肉變得放鬆。 圖片翻拍自百度 1、預癌 日本弘前大學的研究證實,蘋果中的多酚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而芬蘭的一項研究更令...

閱讀詳情 »

女生從軍會帶來什麼改變呢?其實可以突然變成另一個人哦!有網友在Dcard上PO文「嚇死寶寶了」講述姐姐從軍帶來的超驚人蛻變! 網友是從小看著姐姐的龐大身軀長大的,但是姐姐決定從軍後就完全變了一個人!這是姐姐剛從軍時候的樣子~ 但是看姐姐現在的樣子,根本不是同一個人了啊! 這細腰真的讃到爆啊! 再看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