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馬上停止!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後悔給寶寶捏鼻樑了!你可能會毀了他的一生!

馬上停止!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後悔給寶寶捏鼻樑了!你可能會毀了他的一生!

圖片來源下同

在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老一輩人說這樣的話:

捏鼻樑可以幫助寶寶鼻子變挺,很多年輕父母也對此深信不疑。

甚至連明星孫儷也透露,自己的高鼻樑跟小時候捏鼻子有關係。

馬上停止!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後悔給寶寶捏鼻樑了!你可能會毀了他的一生!

那麼塌鼻樑真能捏「挺」嗎?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寶寶的塌鼻樑 真能捏挺?
 
 
耳鼻喉科的相關專家表示,從醫學科學的角度來講,
 
一個人鼻樑的高低以及鼻子的形狀,絕大多數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不會因為外力刺激而長高,這跟外力刺激不能讓孩子個子長高是同一個道理
 
因此,塌鼻樑能捏挺「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馬上停止!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後悔給寶寶捏鼻樑了!你可能會毀了他的一生!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覺得這種方法有用呢?
 
實際上,兒童面部器官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發育的,
 
包括外觀的發育和功能的發育,是由骨骼發育規律決定的。
 
在嬰兒早期,塌鼻樑和兩眼間距寬是寶寶正常的外貌特徵。
 
在這一階段,寶寶的體重增長最快,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張「滿月臉」,
 
有些寶寶的鼻孔甚至還是朝天狀。
 
當寶寶前囟閉合(1~1.5歲)以後,面骨及鼻骨才開始加速生長發育,
 
鼻樑也就慢慢長出來了。等到孩子7歲左右,
 
也就是乳牙基本換完,恆牙要萌出的時候,鼻骨因為受到牙根的刺激,
 
會迅速向四周擴大,這時候即便你不捏,鼻骨也會很快的長高。


給寶寶捏鼻樑的3大危害
 
1、損害寶寶的鼻粘膜
 
寶寶鼻腔粘膜相當嬌嫩,血管很豐富,即使大人稍稍用力捏鼻子,時間一長,也會使鼻黏膜和血管受到傷害,從而減低鼻腔的防禦能力,使孩子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也極易令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2、誘發中耳炎
 

耳咽管是使中耳與鼻腔相通的一個軟性管道,而且幼兒的耳咽管比成人的位置較低,亂捏鼻子會使孩子鼻腔中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從而誘發中耳炎的發生。

馬上停止!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後悔給寶寶捏鼻樑了!你可能會毀了他的一生!
 
3、易使寶寶形成鬥雞眼
 
兒童的眼球具有很強的調節能力,當看近物時,雙側眼球會向內靠近。在你給寶寶捏鼻樑時,如此近的距離,寶寶會下意識的看著你的手。若長時間如此,眼球向內轉的肌肉會變得特別發達,而向外轉的肌肉則變得相對薄弱,從而會導致斜視的發生。

 
除了捏鼻樑,還有哪些育兒陋習要摒棄?
 
1、嚼食喂孩子
 
有的家長在喂孩子時,習慣先把食物嚼爛,然後口對口地喂孩子。他們認為,這樣可幫助孩子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
 

其實,小孩的免疾系統發育不成熟,抗病能力弱,如果大人感染了某些細菌而不自知,比如幽門螺桿菌,就會傳染給寶寶,使孩子出現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反酸、腹痛、便血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症狀。

即便大人比較健康,如果長期這樣喂,孩子唾液的分泌受到抑制,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千萬不可嚼食喂孩子。

2、搖晃著哄孩子入睡

馬上停止!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後悔給寶寶捏鼻樑了!你可能會毀了他的一生!
 
不少家長為了使啼哭的嬰兒安靜下來,或者為了給嬰兒催眠,往往喜歡把孩子抱在懷裡或放在搖籃裡面搖晃,有些晃動還頗為劇烈。但這會對孩子造成你意想不到的危害!
 
因為1歲以內的嬰兒顱腦還在發育期,顱骨的生長速度遠遠大於大腦的生長速度,顱腦空隙會比較大,且嬰幼兒的頭部約佔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為10%),嬰兒腦部比成人的腦部柔軟、脆弱,加上頸部肌肉較柔弱無力。
 
如果家長用不恰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地快速搖晃嬰幼兒,會造成其腦部受傷,甚至死亡。


3、剃胎毛
 
一些地方有這樣的習俗,在孩子滿月或者百天的時候要剃掉胎毛。他們認為這樣做,孩子將來的頭髮才會長得又黑又密。但其實孩子胎毛的好壞並不能代表將來長出新發的質量。這是因為大約在孩子六個月左右,胎毛就基本能夠自然完成更新換代了,再長出的新發才是孩子未來真正的頭髮。

此外,嬰兒的皮膚薄且嫩,抵抗力弱,剃刮容易損傷皮膚,誘發感染。如果細菌侵入頭髮根部破壞了毛囊,不但頭髮長得不好,反而會導致脫髮。因此「滿月頭」還是不剃為好。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對許多樂齡族朋友來說,感冒並不可怕,最令人擔憂的是感冒沒有顧好轉為肺炎,不僅拉長了整個治療期,就連死亡率也一併提高。根據資料統計,50歲以上抵抗力較差的人,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比一般人整整高了23倍之多,平常該如何預防與照護呢?   慢性...

閱讀詳情 »

老是覺得牙痛突然發作,莫名發生且又異常疼痛,但檢查牙齒卻沒什麼問題?當心三叉神經痛作祟!林口長庚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劉育澤醫師表示,三叉神經痛常被誤認為牙疼,但可從疼痛的範圍、持續時間與止痛藥的使用等面向著手判斷,或向牙科、神經科醫師就診諮詢,以查明病因。  三叉神經為第5對腦神經,也是最粗大的一對,...

閱讀詳情 »

眼底有兩大疾病是所謂的「陰陽雙極」,一個是視神經的疾病,一個是黃斑部的疾病。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之所以說是陰陽兩極,是因為所謂「陰病」是一般病人本身無法感受到,要靠檢查才能得知,而「陽病」則是病患會出現一些症狀的主訴,明顯感受自己視力受到影響。為避免陰陽眼疾悄悄讓視力惡化,建議每...

閱讀詳情 »

明(12/21)晚間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小毛病變成大麻煩!這些病症一定不能拖」,邀請潘若迪、甄莉、朱芯儀與情報員韋汝、達伶,以及醫師團徐永康、洛桑加參、謝懷德、連天豪、莊仕勇、羅珮琳討論不能忽視的疾病症狀。 主持人曾國城愛妻出名,此次錄影特別向老婆謝罪,原因是他有次要老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