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騙大腦遠離壞食物!只要7天從此不瞎吃

騙大腦遠離壞食物!只要7天從此不瞎吃

出處:康健雜誌166期 作者/林慧淳 圖片/陳德信

如果你向來也是受不了巧克力、甜食、泡麵誘惑的失控一族,不妨擬定一週改革計劃,以快、狠、準的做法丟棄壞習慣,重建味覺,屆時你將驚喜發現,健康好食物原來這麼美味。

〔週一〕

經歷週休二日的玩樂休閒,必須返回工作崗位的星期一,讓許多人度日如年,焦慮、緊張、眩暈、頭痛上身,胃口也不佳,這時似乎只有將巧克力一塊一塊送進嘴裡,才能撫慰滯悶的壞心情。

◎關鍵任務:安定食欲,從吃對早餐開始

儘管多數人都知道,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但能正確實踐的人卻不多,尤其許多公司常將開會時間訂在週一上午,起床後手忙腳亂、空腹衝出家門趕著開會,身體很快就會造反,一、兩個小時後腦子釋放訊息,催促你進食,這時因血糖下降,身體尤其渴望甜膩的食物,人們不知不覺就朝著零食櫃前進。

〔週二〕

正當集中精神處理工作,卻總是只有「三分鐘熱度」,盯著螢幕一下子就恍神,心飄到辦公室外的寬廣天地,幾分鐘後又想起自己正在辦公,強迫自己回神……,隨手打開抽屜取出零嘴,試著藉由咀嚼提高專注力,但沒一會兒反而開始精神不濟、昏昏欲睡。

◎關鍵任務:清空零食櫃,換上健康食物

檢視一下家中櫥櫃或辦公室抽屜,是否多是洋芋片、糖果等加工零嘴,統統清空吧!換上燕麥片、優格、堅果、自製茶凍等較健康的食物。萬芳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游勝宏說,這是去除慰藉食物「可近性」的第一步。當你很容易就取得某些不健康的食物,渴望它們的機率也會提升。

〔週三〕

應接不暇的工作讓人焦頭爛額,忙碌時常誤了正餐,過兩天還有大案子要做簡報,必須熬夜趕進度,加班到深夜飢腸轆轆,最渴望的竟然是平時不愛吃的泡麵,該怎麼辦?

◎關鍵任務:改變飲食順序,蔬菜優先

每餐先吃蔬菜,一方面可讓豐富纖維在腸道中形成一道天然的柵欄,阻止食物中的糖分不被馬上吸收;另一方面,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是形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只要神經傳導途徑順暢,腦子就不會亂發送想吃的訊號。

〔週四〕

即將到來的重要簡報,讓人情緒緊繃、精神亢奮、壓力指數也飆到最高點,夜間輾轉難眠,忍不住衝到廚房翻找食物、大吃一頓,才覺得心情好些。

◎關鍵任務:不單獨吃高熱量的食物

調整食欲的期間切記,絕不單獨吃高熱量的食物,一旦吃下一口垃圾食物,要以更多的健康食物來補償身體。

〔週五〕

忙碌整個星期,週五下班後哪兒都不想去,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還買了一堆零食好好「慰勞」自己,心想「零食真是最好伴侶」,愈吃愈「涮嘴」(台語),不知不覺就吃進一堆卡路里。

◎關鍵任務:不在家吃零食

對付情緒性暴食,美國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食物心理學家佩爾莎建議切斷勾引食欲的環境線索,最好的方法是「不在家吃零食」,因為家中是最易出現暴飲暴食的場所,「如果你某天真的非常渴望冰淇淋,就到外面吃吧!」她說。

〔週六〕

週末休假心情佳,和好友相約聚餐大吃一頓,從中餐到下午茶到晚餐,整天吃個不停。

◎關鍵任務:多冒險,嚐嚐異國料理

週末外出時不妨來個「味蕾大冒險」吧!探索平時不常吃的異國料理,讓舌尖品嚐到截然不同的滋味,發掘大腦食欲的健康新歡。

〔週日〕

收假在即,莫名感覺情緒低落、煩躁;女性則在月經來潮前一星期特別情緒化,容易為小事發怒,屬於「經前症候群」的症狀;這些負面情緒經常伴隨著渴望甜食的欲望,但吃完後卻仍然快樂不起來。

◎關鍵任務: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能使身體維持在代謝狀態,因為食物進入體內時,身體的代謝速率會提高,並且吃東西本身就讓大腦感覺滿足,心情愉快。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66期


延伸閱讀:

【實踐】週六可以這樣做!「訓練大腦」一日樂活計劃


【生活】7大容易「瞎吃」場合,達人教你聰明吃


【飲食】10種壞食物大翻身!你可以吃得理直氣壯


【關於腦】大腦愈開心,學得愈好-高效學習6個祕密


【關於腦】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偷懶不刷牙,可能增加肺炎風險?國內研究發現,擁有正確潔牙和牙周保養習慣,可降低肺炎的風險超過3成。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提醒,預防新冠肺炎,實體口罩與嘴巴內的「隱形口罩」一樣重要,民眾若發現口腔健康亮紅燈,應盡快就醫治療;如果有不堪使用的假牙,也建議在醫師評估下拆卸更換,既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預知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有多高嗎?只要五分鐘,輸入基本數據就可以知道!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出「五分鐘護你心」活動,民眾可至合作診所了解10年後慢性病風險。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李洮俊理事長表示,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爲了協助民眾提高更好醫療照顧、預防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陰部有異味需要用香味的衛生用品來掩蓋?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表示,陰道其實有自我清潔功能,需要一直清潔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它不需要特別的化學品或香水產品讓氣味更好,即使在經期也是如此。如果常常有異味困擾,請記得尋求醫生幫助,而不是試圖用香水或肥皂、化學品來使其乾淨或是掩蓋味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醫兒科門診常有過敏體質兒童或青少年前來求診,其中一部分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據統計,此病在全球的盛行率是7.88%,台灣特定族群約4.1~6.7%,且過去數十年來顯著增加。病人通常在接受治療後改善,但若一段時間未服藥或擦藥則容易復發,除局部搔癢外,可能還會有滲出液,嚴重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