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騙大腦遠離壞食物!只要7天從此不瞎吃

騙大腦遠離壞食物!只要7天從此不瞎吃

出處:康健雜誌166期 作者/林慧淳 圖片/陳德信

如果你向來也是受不了巧克力、甜食、泡麵誘惑的失控一族,不妨擬定一週改革計劃,以快、狠、準的做法丟棄壞習慣,重建味覺,屆時你將驚喜發現,健康好食物原來這麼美味。

〔週一〕

經歷週休二日的玩樂休閒,必須返回工作崗位的星期一,讓許多人度日如年,焦慮、緊張、眩暈、頭痛上身,胃口也不佳,這時似乎只有將巧克力一塊一塊送進嘴裡,才能撫慰滯悶的壞心情。

◎關鍵任務:安定食欲,從吃對早餐開始

儘管多數人都知道,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但能正確實踐的人卻不多,尤其許多公司常將開會時間訂在週一上午,起床後手忙腳亂、空腹衝出家門趕著開會,身體很快就會造反,一、兩個小時後腦子釋放訊息,催促你進食,這時因血糖下降,身體尤其渴望甜膩的食物,人們不知不覺就朝著零食櫃前進。

〔週二〕

正當集中精神處理工作,卻總是只有「三分鐘熱度」,盯著螢幕一下子就恍神,心飄到辦公室外的寬廣天地,幾分鐘後又想起自己正在辦公,強迫自己回神……,隨手打開抽屜取出零嘴,試著藉由咀嚼提高專注力,但沒一會兒反而開始精神不濟、昏昏欲睡。

◎關鍵任務:清空零食櫃,換上健康食物

檢視一下家中櫥櫃或辦公室抽屜,是否多是洋芋片、糖果等加工零嘴,統統清空吧!換上燕麥片、優格、堅果、自製茶凍等較健康的食物。萬芳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游勝宏說,這是去除慰藉食物「可近性」的第一步。當你很容易就取得某些不健康的食物,渴望它們的機率也會提升。

〔週三〕

應接不暇的工作讓人焦頭爛額,忙碌時常誤了正餐,過兩天還有大案子要做簡報,必須熬夜趕進度,加班到深夜飢腸轆轆,最渴望的竟然是平時不愛吃的泡麵,該怎麼辦?

◎關鍵任務:改變飲食順序,蔬菜優先

每餐先吃蔬菜,一方面可讓豐富纖維在腸道中形成一道天然的柵欄,阻止食物中的糖分不被馬上吸收;另一方面,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是形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只要神經傳導途徑順暢,腦子就不會亂發送想吃的訊號。

〔週四〕

即將到來的重要簡報,讓人情緒緊繃、精神亢奮、壓力指數也飆到最高點,夜間輾轉難眠,忍不住衝到廚房翻找食物、大吃一頓,才覺得心情好些。

◎關鍵任務:不單獨吃高熱量的食物

調整食欲的期間切記,絕不單獨吃高熱量的食物,一旦吃下一口垃圾食物,要以更多的健康食物來補償身體。

〔週五〕

忙碌整個星期,週五下班後哪兒都不想去,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還買了一堆零食好好「慰勞」自己,心想「零食真是最好伴侶」,愈吃愈「涮嘴」(台語),不知不覺就吃進一堆卡路里。

◎關鍵任務:不在家吃零食

對付情緒性暴食,美國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食物心理學家佩爾莎建議切斷勾引食欲的環境線索,最好的方法是「不在家吃零食」,因為家中是最易出現暴飲暴食的場所,「如果你某天真的非常渴望冰淇淋,就到外面吃吧!」她說。

〔週六〕

週末休假心情佳,和好友相約聚餐大吃一頓,從中餐到下午茶到晚餐,整天吃個不停。

◎關鍵任務:多冒險,嚐嚐異國料理

週末外出時不妨來個「味蕾大冒險」吧!探索平時不常吃的異國料理,讓舌尖品嚐到截然不同的滋味,發掘大腦食欲的健康新歡。

〔週日〕

收假在即,莫名感覺情緒低落、煩躁;女性則在月經來潮前一星期特別情緒化,容易為小事發怒,屬於「經前症候群」的症狀;這些負面情緒經常伴隨著渴望甜食的欲望,但吃完後卻仍然快樂不起來。

◎關鍵任務: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能使身體維持在代謝狀態,因為食物進入體內時,身體的代謝速率會提高,並且吃東西本身就讓大腦感覺滿足,心情愉快。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66期


延伸閱讀:

【實踐】週六可以這樣做!「訓練大腦」一日樂活計劃


【生活】7大容易「瞎吃」場合,達人教你聰明吃


【飲食】10種壞食物大翻身!你可以吃得理直氣壯


【關於腦】大腦愈開心,學得愈好-高效學習6個祕密


【關於腦】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文丨鴿子醫生 隨著孕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彎著腰洗頭髮,肚子不舒服,站著洗澡,擔心地上濕滑跌倒,就連平時享受的熱水澡都成了難題,到底孕媽媽們怎樣洗澡才安全、才輕鬆呢?一直是孕媽媽們關心的話題!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洗澡時注意溫差不要過大 洗澡前後的溫差過大,很容易刺激孕媽...

閱讀詳情 »

網上看到王祖藍父女倆還有母親的照片,不得不感慨基因真強大,這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祖孫三代。基因和遺傳一直是被人所熱議的話題,哪些基因一定會被遺傳,哪些基因可能有一半以上幾率會被遺傳,哪些基因遺傳幾率少,那些基因中的秘密,媽媽們瞭解多少?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膚色:就如白人永遠不會生出黑人,...

閱讀詳情 »

文丨鴿子醫生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2—3周,胎寶寶的血液循環開始,甲狀腺組織、腎臟、眼睛、耳朵開始形成。 所需營養:均衡營養。 食物來源:均衡營養。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4周,四肢開始發育,腦部、脊髓、口腔、消化道開始形成。 所需營養:鈣、鐵、銅、維生素A 食物來源:魚、蛋、紅...

閱讀詳情 »

文丨鴿子醫生 懷孕了,平時那些最愛吃的食物,突然搖身一變成了自己的「死對頭」,實在是接受不了。但他們可能會危害腹中的寶寶,算了還是忍著吧,為了寶寶的健康,哪些危險食物該遠離呢?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鹹肉、鹹魚、鹹蛋 過高的鹽分會使你體內駐留更多的水分,容易導致孕媽身體水腫,還可能引起妊娠高壓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