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骨折千萬別動?醫:術後隔天起復健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骨折千萬別動?醫:術後隔天起復健佳

當打籃球碰撞、衝擊性運動傷害(例如滑雪)、騎機車或騎腳踏車時摔車等意外事故,皆可能導致骨折。現仍有民眾認為骨折手術後應好好休養,能不動就別動。但醫師表示,其實術後復健相當重要,能夠減少疼痛時間,也能避免沾黏的機率,加速康復。

脛骨骨折可能連帶周邊軟組織受傷

以運動員或車禍意外事故可能導致的脛骨骨折為例,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主任表示,脛骨平台位於脛骨最上緣,屬於膝關節下半部,與其相連結的是股骨內外髁。

由於脛骨是下肢承重的重要角色,發生骨折時,除了骨頭本身,週邊的軟組織(韌帶、軟骨等)皆可能受傷,嚴重甚至需要手術治療,且術後恢復期長,至少需要3至6個月的復原期,此時耐心與有毅力的復健相當重要。

周建文主任表示,無位移骨折者,通常只要打石膏或穿戴功能型護具,再搭配物理治療即可;但位移型骨折則需要手術治療,術後通常會腫脹和疼痛、膝蓋僵硬、關節能動的範圍很小、肌力明顯下降、動作控制也變弱。

最理想的狀態是術後隔天開始物理治療

通常手術後8週內手術該側膝蓋是完全不能承受重量的。關於手術後的物理治療介入時間點,衛福部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蘇煜華表示,最理想的狀態是手術隔天即可開始進行物理治療,出院後持續每週2到3次的治療,並且在家確實執行復健訓練。

蘇煜華物理師針對術後2至6週,也就是恢復期的第一階段,建議接受每週3次物理治療,目標放在降低水腫與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加肌肉控制能力。這時期運動治療可進行:主動與被動彎曲運動(膝關節伸直和彎曲90度)至少讓膝蓋彎曲90度、直膝抬腿運動、腳踝幫浦運動、髕骨股骨關節運動、下肢伸展運動、以及健側的髖部肌力訓練等等。

這個時期要注意不能承受重量,建議使用腋下拐幫助行動。需觀察有無膝外翻或內翻。提醒患者術後需要長時間的物理治療,並且擁有正確的復健觀念,定期返診追蹤,才能夠恢復膝關節的正常功能。

 

【原文章請見:骨折千萬別動?醫:術後隔天起復健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3歲林先生,近半年來記憶力減退,家人還發現他突然不會使用手機或鑰匙,反應似乎也緩慢許多。求診才發現,林先生為慢性心房顫動患者,腦部已出現多處中風病灶,因而造成血管性失智症。醫師指出,研究認為,心房顫動患者可能增加智能障礙,以及失智症風險達1~3倍不等;而造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己這陳思綺/綜合報導)飯後想來杯飲料,許多人會選擇紅茶、綠茶、奶茶等,茶乃中國數千年來的養生飲品,有利尿、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增強耐力等藥理效果;那如果茶喝不完,隔天還能喝嗎?坊間流傳「喝隔夜茶會致癌」,讓許多人喝的心驚驚,部立南投醫院蕭曉安營養師表示,這是錯誤觀念,目前並無研究證實隔...

閱讀詳情 »

市面上的飲料越來越多樣化,令人眼花撩亂,且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漸抬頭,廠商也必須提出市售飲料的健康與功能性,讓消費者喝得安心。因此飲料商推出了「電解水」、「離子水」、「鹼性水」……等產品,強調飲用這些鹼性離子水,可以適當的改善酸性體質,但實際上民眾飲用鹼性水的習慣為何?Po...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你家也有常常坐不住、愛亂跑亂跳的小孩嗎?許多人看見這種特別「活潑」的兒童,都會認為是家長管不好、沒在教;但其實,他們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患者,容易分心、犯錯、忘東望西。根據調查顯示,台灣已有將近5~7成的小孩飽受困擾,卻只有2成接受治療。 大腦前額葉皮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