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質疏鬆難發現 定期檢查是關鍵

骨質疏鬆難發現 定期檢查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66歲洪姓婦人,雖無特殊疾病,但近日接受成人檢查時,被醫師評估有駝背狀態,經骨質密度檢查,發現腰椎T分數為-3.0、髖關節T分數為-3.3,確定達到骨質疏鬆症標準,且脊椎X光檢查,也發現胸椎第11節和腰椎第2節有壓迫性骨折,確診為嚴重骨質疏鬆症;她後續接受骨鬆性骨折聯合收案照護,透過骨鬆個管師給予營養衛教,且每季定期以電話或現場諮詢等追蹤活動狀況,目前患者規律回門診追蹤。

嚴重骨質疏鬆 恐影響活動功能

根據醫師問診得知,這名洪小姐身高較年輕時減少超過3公分,並偶爾做家事就會腰痠背痛,且母親有髖關節骨折病史;衛福部臺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英貞指出,骨質疏鬆症的發展較不容易發現,臨床上,許多患者直到跌倒造成嚴重的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包括手腕骨、脊椎體骨折等,都可能會使患者活動功能下降。

對骨質疏鬆認知不足 恐使疾病發生率提高

陳英貞醫師進一步說明,若發生髖部骨折,不但會使患者長期臥床,提高死亡率,也耗費照護的社會資源,因此要有效預防骨質疏鬆,就得定期接受檢查,但根據2006至2007年健保署資料,髖關節骨折後的病人,僅27%的患者確知曾做骨密檢測、34.3%接受骨鬆藥物治療,顯示多數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的認知仍嫌不足。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避免受骨質疏鬆困擾

為了鼓勵民眾早期診斷且積極治療,衛福部臺南醫院於去年設立健康教育中心,不僅將骨質疏鬆症衛生教育指導納入個案管理範圍,也提供專業個管師隨時可諮詢衛教,並定期辦理骨質密度篩檢活動;陳英貞醫師呼籲,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估計,國內約三分之一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的骨折;男性則有五分之一風險,目前骨質疏鬆症診斷已有完整儀器檢查標準,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避免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9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紅色肉類加迷迭香有助於減少引起癌症的異環胺 最新研究發現,當燒烤食物被加熱到190℃到204℃(375℉到400℉)時,香草迷迭香中的抗氧化物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有助於減少引起癌症的異環胺的數量,因為香草中的抗氧化物可以吸收肉中的有害自由基。   2、番茄加鱷梨防止癌症和...

閱讀詳情 »

因為外傷或勞損傷而導致肩關節疼痛,使肩關節不能主動或被動做外展、向前、向後彎屈或外旋等活動,且此肩部疼痛好發於45─60歲,故稱『五十肩』或稱為肩關節周圍炎。 一般而言,罹患五十肩的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雖然左右兩肩都有機會發生,但以左肩比率較高,而兩邊同時發生的機會很少。 初發時常感肩膀酸楚難忍,局部...

閱讀詳情 »

感冒是萬病之源,也可能是癌前症狀。預防醫學專家、人稱「防癌教母」的莊淑旂博士,今天首度公開她最新研發的「湯匙預防感冒法」,此法不同於刮痧,重點在預防、避免感冒,只要每天睡前刮1次,徹夜好眠後,可確保向疲勞說拜拜,自然不容易感冒。在86歲大壽前夕,莊淑旂將她延年益壽的健康法首度完整公開,時報出版公司將...

閱讀詳情 »

不少人在得知患癌時,已經到了晚期,其實生活中一些小徵兆,就可以幫人們揪出那些不易察覺的癌症。 感冒老不好,小心鼻咽癌 專家指出,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很難早期發現。如果出現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痰等,卻一直沒好,或平時不常感冒的人,連續感冒,就要有所警覺,儘快去醫院檢查。專家表示,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