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燒3天冒紅疹 9個月大寶寶竟是恐要命的「非典型川崎氏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9個月大的寶寶,日前開始反覆發高燒,原本以為只是一般疾病常見症狀,沒想到高燒不止超過3天,身上更出現紅疹,媽媽著急地進出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日前轉院詳細檢查,才確診竟是「非典型川崎氏症」。醫師提醒,此病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者恐會致命。

收治病人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陳劍韜表示,川崎氏症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目前發病的原因仍然不清楚,不過持續高燒多日是臨床診斷一大標準,主要以血管炎的方式表現,會造成全身性中型動脈的多系統血管發炎,特別是會出現心臟冠狀動脈病灶、冠狀動脈瘤等。

典型川崎氏症患者會出現發燒5天以上,並伴隨以下症狀:皮膚出現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眼睛出現非化膿性結膜炎、手掌與腳掌水腫,口腔出現草莓舌、嘴唇乾裂等症狀。

陳劍韜指出,除了發燒5天是必要條件外,其餘5項臨床症狀只要符合4項就能判斷是川崎氏症,並且在發燒的早期階段,還常會出現卡介苗接種處紅腫的現象,雖未被列入診斷標準,但臨床上也相當常見。

陳劍韜進一步指出,最近發現有不少像這樣非典型的川崎氏症患者,雖然出現疑似症狀,例如高燒多日不退、身上出現紅疹,但在疾病初期卻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的條件,必須經由抽血檢驗數據以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能確診。

在兒童疾病中,很多病都會有發燒合併紅疹的現象,陳劍韜說,例如腸病毒、玫瑰疹、其他病毒疹,有的病則會有發燒與結膜炎的現象,例如腺病毒,有一些則是發燒合併口腔出現草莓舌、嘴唇乾裂,如猩紅熱,因此在診斷上必須提高警覺,仔細鑑別,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陳劍韜強調,目前川崎氏症的治療,發病的10天內是黃金治療期,會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阿斯匹靈,能降低約80到90%發生心臟病變的機會,同時必須定期回診進行心臟超音波追蹤,大多數都能夠逐漸恢復健康。

醫師提醒,造成兒童發燒以及長紅疹原因很多,若是家中5歲以下的孩童持續發燒,但身上沒有出現典型川崎氏症5項明顯的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若遇到持續發燒3天以上,建議要帶到醫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個月無法注視人臉、6個月還不會翻身 當心寶寶發展遲緩

大甲媽繞境不喊停 立委助理確診掃到他?陳時中還原足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春慧              步行于很多人而言只是一種鍛煉方式。一些流行的計步器和應用程序顯示,人們每天都會按照建議走1,0000步。然而,人們最關注的往往是步數,而非步行的速度。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和步履輕快的人相比,步行慢的人心臟病死亡風險更高。 心肺健康和肌肉力量是...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知名的廣告臺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說,胃食道逆流發作時,胃部會感到灼熱、噁心,甚至連心臟都有快要燒起來的感覺,非常不舒服。   下食道括約肌鬆弛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政霖說明,形...

閱讀詳情 »

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康終老反成了銀髮族心中最大的期許,除了追求內科各方面的健康之外,牙齒照護也是關鍵之一。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隨著年紀漸長,許多銀髮族都伴隨著假牙、牙周病等問題,加上老化會使唾液減少,更增加的口腔問題的發生率;因此,銀髮族在潔牙課題上更需要多花點心思,留心掌握潔牙技巧,才能持續...

閱讀詳情 »

還我呼吸自主權 記者|莊睿庭  圖|莊睿庭 「怎麼了?」「媽媽不讓我出去玩」「為什麼呢?感冒了嗎?」「不是,因為今天空氣不好,所以我不能出去玩」,這再平常不過的對話,如今卻隱藏著許多無奈,曾幾何時,呼吸新鮮空氣已變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 近日的空氣污染嚴重,已不知天氣晴朗、一望無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