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個月無法注視人臉、6個月還不會翻身 當心寶寶發展遲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家裡的新生兒發展遲緩嗎?每個成長階段,有一些小動作,家長可得緊盯觀察!國健署今(7)日就提醒,像是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這些都是可以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的關鍵小動作,爸媽可以參照兒童健康手冊內容,平常勤觀察與紀錄。

在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寶,國健署目前就提供7歲以下兒童有7次健康檢查,並於出生時即領有專屬的兒童健康手冊,讓爸爸媽媽可參照手冊內容,清楚了解小孩的生長及發展情形。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表示,為了協助父母及照顧者能掌握孩子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狀況,儘早察覺有無發展遲緩等問題,國健署在「兒童健康手冊」7次兒童預防保健各分齡的「家長紀錄事項」中,特別提供兒童發展警訊題項,並以紅字※號標示,提醒家長若孩子無法做到警訊發展項目,即需儘早轉介相關專科醫師進行評估或確診。

國健署去年也完成分齡影片(https://reurl.cc/pWj2ve),透過影片示範例如: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9個月時,叫孩子的名字會不會朝聲音方向轉頭;1歲半時,會不會說5個以上有意義的單子;3歲時會不會自己解釦子、脫衣服等,讓爸媽可藉此來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及紀錄孩子的成長狀況或育兒相關問題。

再忙也要紀錄兒童健康手冊,而且要定期帶孩子接受兒童健檢。國健署強調兒童健檢3撇步如下:
1.勤作筆記:確定已完成兒童健康手冊上「家長紀錄事項」及「衛教紀錄表」。
2.攜帶證件:出門前確認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
3.聆聽結果:聽取健檢結果,主動詢問醫師,充分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甲媽繞境不喊停 立委助理確診掃到他?陳時中還原足跡

「共存」全為參選鋪路? 陳時中:有人有失敗主義、我們不這樣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許多人都愛喝提神飲料幫助自己,但是根據美國心臟科學會期刊的研究發現,含有咖啡因的提神飲料會改變心臟內的電流活動,增加血管內壓力,導致心律不整。 但是因為提神飲料不屬於藥品,因此並沒有接受嚴格的醫學測試,世紀衛生組織還是提醒小兒科醫師,不宜給孩童飲用提神飲料。但是提神飲料...

閱讀詳情 »

藝人朱芯儀上緯來《醫次搞定》談到手機上癮:「自從有小孩之後幾乎都沒什麼自由,只有小孩睡了以後才有自己的時間,這時候就可以看小說追劇,把握小確幸的時間,沒想到一看就到天亮了。」來賓醫師也提醒,孕婦常常有這樣的壞習慣,長時間近距離盯著手機,要注意生產完容易會有假性老花眼。 小禎也說自己是不能沒有手機的人...

閱讀詳情 »

六月即將進入升學考試及畢業找工作的季節,許多人在面對人生重大挑戰時候,腸胃的反應就特別激烈!壓力過大的結果,很多人出現拉肚子、脹氣,或便秘等腸胃道敏感的症狀,患上所謂的「六月病」。此外,拉肚子看似小毛病,但其實腹瀉也可能是好幾種癌症的徵兆!除了心理上的調適,容易腹痛、腹漲、拉肚子的人也要避免容易引起...

閱讀詳情 »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遇過胸悶或者是喘不過氣的經驗,有的人爬10層樓臉不紅氣不喘,有的人爬一層樓就喘得要命,甚至三個小時就丟了性命!有可能是心肺衰竭的高危險群。喘的方式不同,結果竟是天人永隔!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如果有悶和喘的症狀,千萬不能小看,因為心肌梗塞及肺栓塞產生的胸悶症狀,可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