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個月無法注視人臉、6個月還不會翻身 當心寶寶發展遲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家裡的新生兒發展遲緩嗎?每個成長階段,有一些小動作,家長可得緊盯觀察!國健署今(7)日就提醒,像是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這些都是可以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的關鍵小動作,爸媽可以參照兒童健康手冊內容,平常勤觀察與紀錄。

在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寶,國健署目前就提供7歲以下兒童有7次健康檢查,並於出生時即領有專屬的兒童健康手冊,讓爸爸媽媽可參照手冊內容,清楚了解小孩的生長及發展情形。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表示,為了協助父母及照顧者能掌握孩子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狀況,儘早察覺有無發展遲緩等問題,國健署在「兒童健康手冊」7次兒童預防保健各分齡的「家長紀錄事項」中,特別提供兒童發展警訊題項,並以紅字※號標示,提醒家長若孩子無法做到警訊發展項目,即需儘早轉介相關專科醫師進行評估或確診。

國健署去年也完成分齡影片(https://reurl.cc/pWj2ve),透過影片示範例如: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9個月時,叫孩子的名字會不會朝聲音方向轉頭;1歲半時,會不會說5個以上有意義的單子;3歲時會不會自己解釦子、脫衣服等,讓爸媽可藉此來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及紀錄孩子的成長狀況或育兒相關問題。

再忙也要紀錄兒童健康手冊,而且要定期帶孩子接受兒童健檢。國健署強調兒童健檢3撇步如下:
1.勤作筆記:確定已完成兒童健康手冊上「家長紀錄事項」及「衛教紀錄表」。
2.攜帶證件:出門前確認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
3.聆聽結果:聽取健檢結果,主動詢問醫師,充分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甲媽繞境不喊停 立委助理確診掃到他?陳時中還原足跡

「共存」全為參選鋪路? 陳時中:有人有失敗主義、我們不這樣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要打BNT疫苗的人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預約平台第18期開放,但只提供一種BNT疫苗預約,不管是要打第一劑、第二劑或混打的第二劑,通通可以上預約平台預約,而符合資格的人數約有120萬人。 催打疫苗,指揮中心目前已經全面提供「AZ、莫德納、BN...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新變種病毒Omicron全面入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二級警戒期間再度延長,12月14日至12月27日維持「不降級」。不過,指揮中心也透露,只到達到兩個條件,國內最快有機會在春節檢疫專案之後降回一級;且邊境也考慮鬆綁,商務客會比一般旅客先開放。 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冷了,吃火鍋卻還得擔心火鍋料不衛生甚至不老實!台北市衛生局今(13)日上午公布最新一波火鍋料及冷凍冷藏食品專案抽驗結果,不但惠康百貨、新千葉火鍋西門店的蔥各被檢出農藥殘留不合格,​​​​原味時代販售的「千張鍋貼(麻辣)」更是大腸桿菌超標;還有八方悅精緻鍋物、三媽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聞癌色變,癌症在台灣已經連續4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化療是抗癌的重要武器,尤其傳統化學療法搭配新穎免疫療法可提高病患存活率和治癒率,逐漸成為新世代治療方式,但部分傳統化療藥物副作用太強,常叫癌症患者撐不過,不得不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放棄化療,國衛院今(13)日發表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